前几天,孩儿妈在接电话有一阵子了,儿子在沙发上玩玩具,我正准备出门,这时儿子干扰式的大声喊“妈妈”,我连忙给儿子说“幺儿,妈妈在打电话呢,别喊了”,儿子看了我一眼并没有理会,又大声喊“妈妈”,我又让儿子别喊,影响妈妈打电话,儿子还是又大声喊“妈妈”,我有些生气了,严肃的对儿子说“幺儿,你这样喊干扰了妈妈打电话,是不对的,你要再这样,爸爸就走啦,不理你啦”,儿子挑衅式的又继续喊,我气极了,马上站起身,郑重的给儿子说了句“爸爸已经告诉你啦,你不听,现在爸爸不理你了,爸爸走啦”,然后转身出门,关门时只听见儿子的大哭声和孩儿妈慌慌忙忙挂断电话安慰儿子的声音,我想了下还是没理会的走了,这事从我的角度,是想让儿子体会父母对他说话言出必行。
回家时儿子已经睡了,孩儿妈主动给我交流这事,她说我走后,儿子哭了好一阵,她问儿子为什么要一直喊妈妈,儿子说他好无聊,想妈妈陪他玩,我也阐述了我的角度和观点,孩儿妈指出我的不对,如果从儿子的角度陪他玩一下,让他开心不是更好吗?我想想也是,从我的角度维持父母的权威也有必要,但对这件事的解决如果及时站在儿子的角度满足了陪伴他的要求那这件事也就不会发生了。
早上儿子醒了,我来到他床边,他看着我有些怯生生的说“爸爸,昨天妈妈说要批评你”,我对儿子说道“是呀,爸爸为昨天的事给你道歉,爸爸要是知道你无聊,陪你玩一会就好了,但是你昨天没听爸爸的话也有点不对哦”,儿子想了一会儿抬头对我说“爸爸,我爱你”,我抱起他回应道“幺儿,爸爸也爱你”,父子俩握手言和。
其实,仔细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每件事都有不同的角度,如果在处理的时候都用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也许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