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马上理财训练营》第二期开营第一天,我写了点课后感想。
带着空杯的心态去学习。
正确的道理,讲一百遍都不嫌多,因为我们总是知道没做到,记住没牢记,相信没笃信。
财富是资产,不是现金量,现金量是为了购买可以带来持续收益的资产和工具的。
穷是因为根本没有渴望金钱,没有努力去想办法赚钱,缺乏动力;
自卑感限制了和富人交流,却一直和穷人做朋友,渴望在穷人那里得到帮助,可现实是穷人要么没钱,要么思维局限。
赚钱是责任,给他人提供价值,想办法靠近富人。
第一天的延伸阅读书籍中其中有一本是《富爸爸穷爸爸》,这本理财的入门书,我又拿来刚看了一半,忍不住想把想到的记下来,我写下以前没有过的两点体验。
一、不为钱而工作,才会有创造力
我先统一定义,把财富自由的定义为“无负债,非劳务收入大于总支出”
有一次我财富游戏结束后,我问一个朋友,游戏中卡车司机和保安达到财富自由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意义呢?他们的开销是1000,非劳务达到1000很容易就财富自由了,而每个月这么低的收入要攒多久才能购买资产增加收入啊。
我的朋友笑着对我说,那样那么就会去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他们一定要做的事情,他们就有时间来帮你,会有很多可能性的。
当时我半信半疑。
直到今天再次看了《富爸爸穷爸爸》,富爸爸让孩子们接受了没有工资的工作,让他们主动地进入了不为钱而工作的状态。孩子们因此想到了开阅览室赚取被动收入的点子。
不为钱工作,是富人与穷人的第一个区别!如果自己还没有达到财富自由的状态,但也可以尽量用富人的思维去思考,当我不是为钱工作的时候,我如何能够赚到钱。
二、分清情绪,还是思想。
要学会让感情跟随你的思想,而不要让思想跟随你的感情。
“我必须工作”,“只有攒钱才行”,“我喜欢这份工作,因为它很稳定”,“我要换份工作,我应该得到更高的工资”,这些可能都是情绪所带来的自动化反应。
我觉得如果把这些换成“我现在是什么样的情绪”,“如果没有这些情绪我会怎么做?”就可以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是在抒发感受,什么时候是在清楚地表达思想。
内心无名带来恐惧和贪婪,让我们没分清什么是内心的思想,什么是情绪。
下面是一部分摘录
一个爸爸说:努力学习吧,那样你就能去好公司工作;而另一个爸爸则说:努力学习吧,那样你就能发现一家好公司并购买它。
一个爸爸说:我不富有,因为我有孩子;而另一个爸爸则说:我必须富有,因为我有孩子。
一个爸爸说:当涉及钱的时候要小心,别去冒险;而另一个爸爸则说:要学会管理风险。
一个爸爸努力存钱,另一个爸爸则不断投资。
穷爸爸也会说“我对钱不感兴趣”或“钱对我来说并不重要”,而富爸爸则说“金钱就是力量”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