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乎可笑的骗局
近日,银监会近日做出通报,陕西、河南银监局依法查处了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质押贷款案件。该案的涉案者以纯度不足的非标准黄金做质押物,骗取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190亿元贷款。为此,银监会对两地涉及该案的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罚款5250万元,并处104名责任人以金额不等的罚款。
外面是标准金,里面是钨板。有人用这样的假金砖质押给银行申请贷款,竟然能骗取豫陕多家工商银行、邮储银行、以及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旗下多家金融机构贷款190亿元!
咋听起来好像是笑谈,银行人怎么能这么傻呢?这么大金额的质押贷款,无论如何该打开金砖看一看啊。这样的低级错误,我们肯定是不会犯的。
且慢夸口,脱离事情发生的具体情景下评论是不负责任的。
银行贷款行为并非无稽之谈
1.区域常见商业行为。该案件主要发生在绵延于河南省灵宝市和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南部的小秦岭金矿区。在灵宝及潼关当地,个人黄金质押贷款是普遍情况。比如说我手头有黄金,现在着急用钱,我就把黄金质押给银行,银行放贷给我,将来等我资金足够时,我再把黄金赎出来。在陕西首推“个人黄金质押贷款”业务的正是中国工商银行潼关县支行,业务推广迅速。
2.客户资质并不差。涉案人员王学文、徐建波、张淑民分别是河南省灵宝市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博源矿业)的法定代表人、大股东,以及董事长之兄。这些人是当地知名的第一批“淘金者”。博源矿业注册资本9000万元,2008年正式投产后,每天可生产黄金8000克、白银2万克、电解铜6吨、硫酸160吨。市场巅峰时,该公司年收入可达10.69亿元,年利税5000万元。这样的企业和个人对当地银行来说也算是优质客户了。熟人业务,银行很容易放松警惕。而且,犯罪嫌疑人还借用了约70人的身份证,形成了较为分散的业务。
3.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鸿沟。潼关信用合作社购置了高精度的进口电子秤和检测仪器,加固了保险柜和金库,且执行双人操作、双人复核、按时查库。潼关信用合作社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先目测,然后仪器分析,再水吊检测,并建有检测记录。制度建设不可谓不严格,然而这并不是隔绝风险的保险箱。另一方面,博源矿业购置专业设备,经过长时间试验,最终选择钨和黄金制造金砖。据称,之所以选钨,是因为钨的密度与黄金接近,钨的密度是19.25克/立方厘米,黄金密度19.3克/立方厘米,两者之间0.05克/立方厘米的细微差别,普通仪器很难测出。这种造假手段,如果不用熔炼和打钻的检查方法很难查出破绽。银行出于保证押品的完好性考虑,不太可能采取这样破坏性的手段。管理制度都没有要求采取熔炼和打钻的检测方法,银行工作人员照章办事,“尽职免责”。
看到这里,不禁让人倒吸一口冷气,我们银行对于当地的一些主流产业、优质客户,常常开发很多特色产品,发展特色支行,并深以为豪。我们以为自己掌握了相关行业的秘密,但专业度始终不及客户。信息不对称性背后隐藏着道德风险。
耐人寻味的杠杆
假如某人有250万元本金,当时黄金市场价格是250元/g(并在此期间价格不变),那么他可以购买1万克黄金。将1万克黄金抵押给银行,以质押率80%计算,可获得200万元的贷款。再用200万元收购8000克黄金,再将8000克黄金抵押给银行,又可获得160万元贷款。以此循环,如下图所示:
太乙小生绘也就是,每质押贷款一次,就可以得到250*0.8^n(n=第几次贷款的序数)万元的贷款,并换购成0.8^n万克的黄金。假设每一次贷款取得的资金都换购成了黄金,那么,
最终购置黄金重量S1= 0.8^(1+2+3+……n)+1 万克,
同时负担贷款金额S2=250*0.8^(1+2+3+……n) 万元。
由上可得出一个关键的公式:
杠杆倍数=质押率^(0+1+2+3+……n),n为质押贷款的次数
4-7倍的杠杆倍数
1. n无穷大时,S1=5万g,S2=1000万元,也就是说,用250万元的本金,撬动银行1000万元的贷款,最终购买了5万g黄金(1250万元),杠杆倍数可以达到5。
2. 实际情况中,n不会达到无穷大,假设1年内倒腾贷款6次(n=6),那么能够用250万元的本钱,撬动银行737万元的贷款,最终购买了987万元黄金(3.95万g)。杠杆倍数为3.95,也接近4。
3. 如果用掺了60%假的黄金去质押贷款,杠杆倍数= 0.8^(1+2+3+……n)/0.4^(1+2+3+……n)+1,最高可以达到7倍。
4. 如果期间黄金价格上涨,杠杆倍数还会提高。
但是,贷款资金是要支付利息的,如果质押贷款年融资成本6%的话,在黄金价格涨幅超过6%的情况下,这种模式就有利可图。纵观金价2002年——2012年黄金价格呈现连年走高的趋势,年复合增速在20%以上,所以这种杠杆买金的方式有利可图。但是2013年以后黄金价格一路下行,这种模式就行不通了,而银行贷款已滚成了大雪球,最终借款人无法偿还本金,只能跑路。
如果将黄金换成房地产呢?
如果某人用这种方式买房子,房子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贷款资金再用于买房子,有了房子再贷款,这样往复循环的话,融资杠杆是多少呢?
与黄金投资链条相似,也有以下不同:
1.在资金转化成资产的时候,不是等值转化,也有杠杆,资产额=已有资金/首付款比例。
2.房价前几年一直在高速增长中,每一次抵押贷款的期间房价都有所增长,假定抵押融资前房价都增长了5%。
那么,按照首付款比例50%,住房抵押贷款的抵押率70%计算,
杠杆倍数= 0.7^(1+2+3+……n)*1.05^(1+2+3+……n)/0.5^(1+2+3+……n)+1
=1.47^(1+2+3+……n)
这个指数增长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当n=5时,杠杆倍数为19!!
当n=10时,杠杆倍数为145!!!
这样,你就理解为什么监管要求禁止房产抵押贷款用于购房了吧。
但实际上,虽然个人行为不能把这样的链条延续下去,但是从整个社会宏观视角来看,这个链条确实在延续。只不过融资的主体不是一个人,而是纷纷投身于这场盛宴的所有个人和企业。前几年房价疯狂上涨的时候,企业无心经营,用资产抵押融得资金,变着法子再投资购买房地产。有了资产不能闲置,必然再利用融资……
从全社会来看,我们就是在重复“黄金骗局“类似的链条。一切都押注在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
可是,如果房地产价格开始一路向下呢?
正所谓,
灵宝坞中黄金庵,黄金庵换银行贷,
银行贷滚黄金山,黄金山崩钱不再。
莫笑他人太疯癫,彼之黄金汝之田,
他日田舍价走跌,债台之下几人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