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年前,我家刚刚迁入新房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要离开上海回到自己的家乡重庆,他在走之前放下了他的挚爱——一架雅马哈的电钢琴。而我基于为朋友减负的考虑,以及自己对于钢琴这种高大上乐器的向往,用三千大洋买下了这架钢琴。
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我给她取名叫——小哈。
先来说说我的这个朋友和小哈的故事。我朋友在上海没有房产,算是处于一个居无定所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他为什么会选择拥有小哈这种高大上的配置呢? 答案就是,爱!
我朋友是在偶然的机会发现自己爱上了钢琴,所以他买了一个架二手电子琴练习,通过网络视频,自己上网下载曲谱,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已经能够熟练的弹奏一些经典曲目。这个时候他选择卖了电子琴,买下了小哈。
对于他来说,钢琴是他停不下来的热爱,而小哈是他可以负担的喜欢。
那么,他和小哈的缘份就到小哈遇见了我。朋友把小哈送过来的时候,也就是这个季节,阴雨绵绵中挑了个好天气送过来,同时送来了他练习过的曲谱,跟我交流了一下如果获取钢琴学习资源,一切都是刚刚开始新鲜的美好。
现在定居重庆的朋友,我不晓得他是否拥有了一架新的钢琴,我现在要开始聊一聊小哈在我家急转直下的命运。
从小哈来到我家,就停留在主卧的一个角落,从来没有人触碰过一下,甚至有一段时间,小哈身下摆满了杂物,身上则是我妈妈的手提包包,这简直是太糟糕了! 对于一个没有强迫症的我来说,每次打扫卫生看到这一幕都让我感觉无比糟心! 终于在上周,我在家里发出抗议,如果小哈还要在家里经历这些完全不能匹配她生命意义的对待,我就要卖掉她,给她找到更适合的主人。
我是一个说干就干的人,首先清理杂物,给小哈一个喘息的空间,并且询问身边朋友同事是否有人需要小哈。巧的是,刚好有个同事的女儿学了半年钢琴,在考虑买钢琴还是电钢琴,他觉得真钢体积大同时也没办法关闭音响,容易吵到邻居,而他老婆也慢慢认同他的想法,决定买个电钢琴。当时我就觉得,哈哈,感觉小哈的觉醒之路还是很顺利的嘛!
那此刻我在码字,耳边传来断断续续的生日快乐又是怎么回事?
当我抛出要把小哈2000块卖给同事的消息时,家庭微信群里始料未及的引起了强烈的反弹。妹妹说,我的姐,你平时没有时间可以周末练两个小时的呀,我要跟你一起练。妈妈说,为什么只值两千块? 爸爸说,为什么要卖,又不占地方?!
我...... 你们上周可是都没有反对的,还有妹妹那么个懒人,我是真不相信她会跟我一起练习。
“失去”太重,让我们无法负担。大家的强烈反弹,源于失去的无法承受。反观我自己,在决定要放弃小哈的时候,是不是在松一口气的同时也觉得失落?
100%的安全感是最要不得。
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相似的概念。我们会觉得小哈会一直在那里等着我们,所以可以忽视遗忘;我们会觉得家人会一直陪伴我们,所以不愿额外花时间给他们;我们会觉得这份工作很无趣,做之无味,弃之可惜,所以不愿花精力去钻研它。
人们容易忽略家门口的风景,是不是有很多人家附近全国闻名的景区从来没去过? 容易忽略家人的情感付出,是不是有很多人已经很久没有跟父母聊过天了? 而最容易也最不应该忽略的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了解自己吗? 我们有多久没有内观了? 我们的内在真我,是不是缺乏滋养正在慢慢枯萎?
小哈是我的一片初心,而我所忽视的就是我自己内心的真正渴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