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读书,不爱学习,经常困扰着家长。我们大人都明白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可是,现在的孩子生活环境已经和我们出生的年代不能相提并论了。当我们小时候还在玩泥巴的时候,现在的孩子们在看电视;当我们在小时候在跳皮筋的时候,现在的孩子们在玩手机;当我们小时候为吃上一顿饺子而欢呼雀跃的时候,现在的小孩对每天的四菜一汤挑肥拣瘦。 社会进步了,物质极大丰富,孩子们再也不会感到什么东西珍贵,因为他们从来都不缺少物质。但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他们更应该有一种紧迫感。当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在游戏上的兴趣之时,父母就该引导和变换环境了。 成长需要环境 如果孩子天天呆在家里,父母看电视看手机,玩电脑,孩子当然无法安心看书。如果你要带他出去玩儿,最好带他去大的图书馆里泡 一泡。 经常带他去图书馆,让他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内容,多看相关的书籍,慢慢地孩子就会将它发展成为自己的兴趣。只要你发现孩子对某一方面有特别的兴趣,就多支持,多夸赞。未来这一项兴趣很有可能就是他的立身之本。尤其在上小学以后,更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去图书馆则是帮孩子找到兴趣最有用的办法。 在图书馆有几个好处: 氛围不同 所有在图书馆里的人都静静的看书学习,这样的大氛围,他不可能喧闹,也没有人跟他玩儿。那里不光是他自己,也有很多比他小的,比他大的,跟他一样大的孩子们都在仔细安静地看书,他也会在书的海洋里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 现在不管他看哪一种书,只要是对他智力,思想有促进作用的都可以。放在图书馆里的书都是经过甄选过的,没有什么坏书,所以家长就放心让他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平时他喜欢问哪些问题,你就可以引导他去找相关的书籍学习。 等他对看书有兴趣后,再引导他看一些历史、文学之类的书,这些对他未来的写作,沟通表达等都非常有用。未来所有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得强,不管他是文科,理科,这一点一定要过关,学好文学,对于沟通交流,对于别人的一些行为意识的反应都是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所以多让他看书,各方面的书都都要看。 只要他喜欢看书,就是把他引到正道上了,他慢慢的会改掉自己很多毛病,只要你发现他一个优点就及时夸赞,不停的夸赞,他就会越来越喜欢,越来越进步。 借书的好处 去图书馆可以办理借书证,周末的时候带他去图书馆阅读,回家时再借上几本他喜欢的书。书看完之后还回去再借,因为借来的书有时间限制,他会约束自己在一周内把书读完,内心会有紧迫感。有句话叫“书非借而不能读也”。自己买的书,孩子就以为书里的东西我已经知道了,其实书一直在那摆放着,跟他没有关系,这是两码事儿。 如果孩子都不知道别人在干什么,他也就会无所事事,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但是当他看到别人都在努力学习的时候,你说他自己能玩吗?上小学这个时期很关键,书店、图书馆一定要多去,只有孩子多读书,才能对他将来的发展方向有清晰明确的认识。一旦孩子的自觉性、目标性都培养起来了,就非常省事,他会变得非常自律。家长不用操那么多心了。方向和道路寻找好了,剩下的就是一个时间问题,迟早有一天孩子一定会成才的。 言传身教 当然,去图书馆、书店这一类地方,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做一个榜样。你要拿书看,你要多看教育类的书,亲子关系之类的书。你要看看这类书籍才能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有问题的,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父母的问题。因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这句话没错。父母要努力改善自己,克制脾气,不要总想着控制孩子,而要要尊重他、赞扬他。只要父母做到了,孩子肯定会变。我们不要总在孩子身上找问题,孩子就是一张白纸,都是我们在上面画画呢。他的眼睛就是一个摄像机,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记在他的脑子里,对他的成长能没有影响吗?言传身教就是这么传下来的。 总的来说,孩子的问题在父母身上,父母要是能改变,孩子绝对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优秀。先控制我们的语气声调和表情,改变说话态度。要让孩子改变,我们先改变自己吧,我们不能认为自己是家长就高高在上了,这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这是封建家长式教育。 除了去书店、图书馆,还要多参加一些画展,参观历史博物馆、科技馆等,培养多种兴致。不同的环境让他有不同的感受,和他相同大小的孩子都在努力的学习,会让他也产生一种紧迫感和自律性。我们家庭里更要营造出温和友好、读书学习的好氛围,控制外界的干扰,维护一个安静的书香环境,这样一定会造就真正的人才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