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节和上节资金的时间价值是联系在一起的知识点,应结合在一起学。
-
所谓经济效果评价,就是运用数学的方法、思维来从钱的角度来评价一个项目。所以,核心是清楚每个指标的经济含义.
-
每个指标涉及的数学部分都是很简单的数学运算,明白了经济含义,运算不是问题。所以,本节和前节,公式永远不是重点,重点是清楚概念。
-
另,从考试的角度,我们所学知识分两类,一是需要懂的,理解的,比如各种计算;还有一类就纯属记忆,比如各种细节。值得讲的是第一类,第二类没啥太好方法,最多也就是理解性记忆。
考点1:用于经济评价的各指标
1.收益率
-
经济含义:就是单位投资能赚多少钱。
-
公式理解:收益率收益率,自然就是
理解以下几点: -
这些指标体系不是用来算已有项目的,是用来计算未来要干的项目,也就是教材说的评价方案用的。
-
既然是评价方案,那么这个方案的收益是正常年份。因为通常讲,项目运营期第一年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这点不难理解。这一点同时也是该指标的缺点之一,正常年份不好确定。都是看着方案估计的,实际投产后谁知道什么情况?
-
评价一个方案有很多角度,当我们只关注项目本身,只看这个项目本身能赚多少钱,就是总投资收益率。也就是
-
息税前利润是个很重要的概念,表示项目赚钱的能力,这时不考虑还借款利息和需缴纳的税,就是单纯的我这个项目单位投资能赚多少钱。
-
总投资收益率的意义在哪儿?这是评价一个项目最基本的,你可以这么理解,总投资收益率考虑的是项目赚钱的最大能力,算出来一看不考虑支付利息和缴税还不赚钱,那这个项目没有往下分析的意义。
-
为什么用息税前利润当分子?因为从理论上讲,一个项目可以不借款,全部是自己的资本金,那就不需要支付利息;这里的税是企业所得税,虽然必须缴纳,但是有调整所得税的概念,所得税根据你项目资金的构成情况,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
当你借款经营时,可以合理避税,缴纳的是调整所得税。既然理论上可能没有利息,也可能是调整后的所得税,那分子自然选用一个基本不会变化的数值。同样的项目,无论你借款不借款,我选息税前利润做分子,算出来的数值不会变,这才反应的是项目本身的赚钱能力。
-
注意:这里说的赚钱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赚钱,而是和同行业收益率参考值比较或者给定的总收益率比较,超过了才叫赚钱。
-
实际中项目一般都借款。这时我们关心什么?关我们还能不能赚钱?因为借款,意味着项目赚取的钱要分给借款人好处,赚的钱够不够分?
-
确定了借款利息,就能算出来调整所得税。项目赚取的利润减掉该付的利息,再减掉此时已能准确计算的所得税,剩下的钱就是
-
注意:我们这里是经济学分析,经济学和会计学里的概念不完全一样,不要过分深究。这里你明白总投资收益率经济含义就是针对项目本身,不考虑借钱不考虑税;资本金收益率是假设借钱了,分给借钱人好处再加上必须缴的税,自己真正还剩多少。这才是指标的真正经济含义。
-
真正计算的时候,因为后面要学资金的资本结构,机构不同,具体算法不同,但最终算的都是经济含义。
2.投资回收期
-
收益率只和你谈收益,没给你说本金什么时候收回?从指标体系的角度,专门有一个指标:投资回收期。其实就是用每年收益多少来计算回收期,这个收益教材中叫方案的净现金流量。
-
经济含义:字面意思就是经济含义。
-
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是静态回收期,否则就是动态回收期。
-
我现在投入100万,因为通货膨胀,未来每年的收益你得给我折回到现在,相当于今天我拿出100万时的多少钱,这样计算我才觉得合理。
-
怎么折?我认为未来钱贬值率10%,那你按10%给我折回来。教材说投资方案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现后,再来推算回收时间。
-
很明显,这个基准收益率不好确定,我认为是10%,对方不一定干啊,确定一个双方都认可的收益率很难。
3.净现值和净年值
-
用收益率能看出来投资的钱能赚多少;用回收期能看出来投入的钱多久能收回。但这里面一个问题,我去投资一百万,正常都得考虑通货膨胀,收益率是个静态指标,难以说服我。动态回收期又只告诉我本金回收的时间,收回之后的情况我不清楚?怎么办?
-
所以指标体系又设定一对指标,净现值和净年值。
-
净现值概念:投资方案计算期内各年所发生的净现金流量,按一个基准收益率折现到方案开始实施时的现值之和。
-
净年值概念:已知现值,用等额支付公式,算出来的等额年值,就是净年值。
-
经济含义:本质就是一个动态收益。因为收益率属于静态,在方案评价前期简单估算的,没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到方案评价后期,你得有一个准确一些的动态指标
-
之所以再已知现值,去求出等额年值。主要是为了后面不同方案评价对比,有投资年限不同的方案,都折算成每年才能比较。
4.内部收益率
-
概念:投资方案在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
经济含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前提下,项目对贷款利率的最大承受能力。
-
这个概念有一些逻辑上的难以理解。原因是我们讲收益率时,本质是一个静态概念。
-
我投资1百万,每年可以收益10万,所以我的收益率是10%。这里的10万,是你1百万后的第二年取得,并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
但是内部收益率是动态的,怎么理解呢?不是往前折现,而是往后算终值,就是前节讲的终值系数。这样算,其实并不符合我们认知中对收益率的理解。
-
假定的这个内部收益率本质是一个往后算的利息利率,所以经济含义才是对贷款的最大承受能力。
-
也就是说,它叫收益率,但计算的时候当成要还款的贷款利率计算,算在设定期限内刚好能还完的利率数值。
-
思考下,动态回收期设定的基准收益率和内部收益率什么关系?其实就是投资方想知道什么的关系。
-
想知道投资什么时候可以收回?先假定一个基准收益率,每年净现金流量往前折现,什么时候等于0,什么时候收回?
-
想知道整个项目能承受多大贷款利率?这时项目期限一定,每年净现金流量按一个利率往后算,期限末期终值等于0,求出的这个利率是内部收益率。
-
基准收益率和往后算的内部收益率都是一个利率,教材说的很明白,基准收益率或折现率,前节又专门说在工程经济中,常把未来的钱折算到现在,这个过程称为折现,所使用的利率称为折现率。
-
因为资金有时间价值,所以内部收益率取决于每年的净现金流量,方案定死,每年的净现金流量随之定死,内部收益率也就定死。但是,对于非常规项目,内部收益率的方程解可能不唯一。
5.偿债能力指标
站在投资人的角度,需要设计一些指标来判断风险,这就是偿债能力指标。
-
利息备付率概念:能用来还利息的钱与当期要还利息的比值。
-
偿债备付率概念:这里的债务就是需要还本付息的全部债务。能用来还本付息的钱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的比值。
-
这两个公式关键是理解企业收入哪些该用来换利息?哪些该用来还本付息也就是还债务?这里涉及到财务会计记账的基本常识,也就是经济学常识和财务会计常识结合起来。
-
我们说的还息还债,都是发生在建设期以后,也就是运营期。建设期的借款只计息不还息更不还本,建设完成后计入固定资产,是资本化的利息,是复利计算。运营期的利息都是直接计入当期成本,也就是当年应还利息。这是案例要考的。
-
企业收入的还款顺序,先还债,再缴税,最后剩下的是净利润,股东们分红。所以能用来还息的钱就是息税前利润EBIT。
-
但是会计记账的时候,企业收入是先减去了之前购买的大项资产的当年折旧和摊销后,才算是息税前利润。减去的目的是为了少缴税,当年并未实际开支,所以可以用来还债。也就是还债的钱是息税前利润再加折旧和摊销。
考点2:各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分类及特点
投资方案经济指标评价体系.jpg- 这个没有太多值得讲的,还是理解概念。
考点3:经济效果评价的方法
1.静态评价的4个方法
-
增量投资收益率和增量投资回收期。
计算两个方案投资差额的收益率和回收期,再和基准比,多投的这部分高。那显然是项目靠谱,应该增加投资,投资多的方案好。 -
年折算费用和综合总费用
方案超过2个时,用增量算需要两两比较,太麻烦。
把投资额用基准回收期分摊到各年,再加上各年成本,求年折算费用。
把方案投资和基准投资回收期内所有成本加起来求和,就是总成本费用。
2.计算期相同时的动态评价方法
-
按照顺序依次是净现值法、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和净年值法。
-
这里教材没有说透道理,实际上计算期相同时,就是净现值法(净年值和净现值是一回事)。
-
因为还想再有一个方法,但是内部收益率法用于单一方案没问题,用于多方案会出现与净现值不同的结论(网上可以查到例子)。那怎么办?所以才有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
也就是从逻辑上讲,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这个指标的发明,是为了保持和净现值一样的评价结论。所以顺序是净现值法排第一位,所以教材一句话“直接根据内部收益率不一定能选出净现值最大的方案”。
-
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的计算方法。
先两个方案相减,构造出第三个方案,即增量方案。
计算新方案的内部收益率。
最后与基准收益率比较。 -
注意:第一步之前有个绝对效果的比较,各方案内部收益率如果小于基准,直接淘汰,不再进入后续增量评比范围。
3.计算期不同的动态评价方法
-
计算期不同,3个思路,最简单的用净年值法,大家都用每年的,这样相对公平;第二种思路,换成计算期一样;第三种思路,用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
-
第二种思路,是使用净现值,最小公倍数法、研究期法和无限期法。
-
最小公倍数很好理解。一个方案10年,另一个8年,共同比较前8年的,剩下2年做合理估算,这就是研究期法。
-
当使用最小公倍数算出的时间过长时,为了简化计算,使用无限期法,本质就是已知A、i和n求现值的公式:
n无限大时,直接就等于 -
最基本的一个数学极限思维,也就是一个最小公倍数法的简化计算,严格意义不能算是第三种方法。
-
第三种思路,使用增量内部收益率时,其实本质还是净现值或者净年值,书上列出了很复杂的公式。
-
就记住一句话,在方案可重复实施的基础上,另两个方案净年值相等,则列出求解内部收益率的方程。
考点4:不确定性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1.盈亏平衡点计算
- 就一个方程等式:
- 固定成本和销售量无关,它始终在那里;可变成本和税金按销售产品数量计算。
2.敏感性分析
- 敏感度系数。分子是指标的变化幅度,分母是因素的变化幅度。因素稍微一动,引起指标狂动,你说这是敏感还是不敏感?所以敏感度系数越大越敏感。
- 临界点。要记清临界点是求因素变化幅度的,相当于指标的幅度不动,求因素变化幅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