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初中同学找我聊天,自己的妹妹在深圳打工突然想回武汉创业。我问其原因说是压力太大,回武汉后想搞个自由职业,拥有理想的生活。我又追问她毕业了几年,回答到两年。我回了句,还是乖乖上班吧。
很多人都喜欢追逐诗和远方,奋不顾身后走进一看,才发现那不是远方的诗,而是眼前的屎。作为曾经也憧憬过自由职业也踩到过屎的人,很想聊聊这个话题。
自由职业有啥好处,够自由!光这一点就足够吸引很多人,戳中了很多新一代年轻人渴望自由的软肋,然后争相自立门户来摆脱企业束缚。当然也有部分相对有远见观点,提前意识到职场脆弱与风险,万一行业巨变、组织框架变动、也可避免失业来带的打击。
首先我们来看看诱惑我们的“自由”二字。时间自由?那不是时间自由,只是工作的时间段不一样而已;空间自由?外卖小哥的士司机空间够灵活,但时间自由度极低;情绪自由?你以为自己找到的客户会比公司领导更容易伺候吗。
思考了以上问题后再反过来看,在企业里上班就不自由了吗?企业高管其实不用太固定坐班;一线的销售也会东奔西走;足够优秀的策划也有拒绝甲方的理由。这些在我看来都是自由,而且规避掉了自由职业带来的缺点,如收入不稳定、社交范围窄、心理压力大。你能够打败这些的只有足够的自律与能力,但光凭自律这一点就已经淘汰掉了一大部分人。
所以,自由自由职业绝对不是时间自由的职业,而是能力过硬的职业。
员工与职业的关系有三种,雇佣关系、自由交易关系、共创关系。自由职业就属于自由交易关系,说现实点就是当你不想跟某个甲方服务时,你可以拒绝,但又不影响你找一下。表面看这是种“选择合作客户”的自由,深层看是“不需要为钱工作”的自由。而这种自由的背后是一个人活成了一家公司。
活成一家公司谈何容易?产品思维、营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三座大山,每座大山都可以细分出至少5种能力,它们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绝对基石。很多从企业出来的自由职业者,其实过的并不自由,因为他们需要在自己搭建的平台上起舞。至于这个平台有多高,是否比企业平台更扎实,自己应该有杆秤。
最后,还告诉你个现状,其实有不少底端自由职业者们因生活所迫重返职场,而且那些生存在顶端的自由职业者,无一不创造了自己的公司,然后将自己变成了一个真公司真老板,同样揣着压力与自由的梦想在复杂社会与资本市场中厮杀。
现在再问你,雇佣者、自由者,老板,到底那一个才是值得我们羡慕与追求呢?如果说不出来,那就先安定在目前所在平台,修炼好内功,让能力的“三座大山”来告诉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