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中,无条件接纳与共情在咨询全过程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人都在讲,维护咨询关系需要咨询师无条件地接纳和共情,那么这两个概念在实践中真正发生时,咨访双方究竟体验到了什么感觉呢?
书本里给的技术指导大多是头脑层面,它教会我们去体验求助者内心如同体验自己,从求助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但落实在情感上,似乎很多东西就变得抽象起来。
我们设想这样一个情境:
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要想体验到未经过文化教育的普通人的心理状态,他会怎么做?
答案是放下自己全部的知识和执念,去拥抱面前这个人,认真聆听他所说的每句话,而不做专业上的评判。德高望重的人放下手中运筹帷幄的权杖,俯下身来,和普通人在同一水平线上看世界,这个时候共情会发生。
我们再举心理学故事里最有名的一例:关于和精神病人一起看蘑菇的故事。
医生为了能理解躲在角落里的病患一动不动究竟在干什么,于是也学着他的样子陪他一起蹲在角落里发呆,两天之后终于等来了病人的一句:“你也是蘑菇吗?”
想他所想,做他所做。我认为,这是对共情最简洁的诠释。
以前对于共情的理解往往浮于表面,但前段日子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彻底感受到了两颗心触碰到之后的感动。
朋友是位热爱哲学,热爱思考的人。她对于生命和真理主题的理解有着超脱常人的前瞻性和深刻性。她聊起追寻真理,我能够感受到那种思维层面的抽象感,是让人摸不着看不清的。
我问:“真理到底是什么?”
她答:“是一种囊括世间万物的永恒规则。”
我说:“可是我觉得,这种东西不存在。就像你无法发明永动机一样,也不会真的有人可以在哲学层面总结得出一条适用万物的永恒规则。”
她笑:“所以才要去追寻啊。”
我不懂:“为什么你要去追寻虚无缥缈的东西,我会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虚无主义。”
她反驳:“那你指的不虚无是什么,钱,名利,地位,很多人追寻的都是这些,理由和你一样,因为它们看得见摸得着,从不虚无缥缈。而诸如信念、信仰,真理之流,从生发之时就是虚无飘渺的,但对人类的灵魂却更重要。”
我一时想不出什么话来驳斥她的观点。
但是此刻能够感受到的,是从身体里涌起的不适应感,我感觉更像是失去掌控的感觉。
我忽然悲哀地发现,我试图想要用个人所学的全部知识理论技能去理解、定义“真理”的概念,可它却像团不明物体一样萦绕在脑海里,你无法解构它的内部肌理。
这种失去对世界掌控的感觉,让我很焦虑。
每个人都有稳定的掌控感,它属于自恋的一部分。但当自恋的触角延伸到世界的时候,容易产生狭隘的思想和行为。
我脑海中开始拼命涌出一些专业词语,既然我不能定义“真理”,那么我是否可以定义诉说真理的,我的朋友的行为呢?
这是强迫吗?似乎不是。
这是幻觉吗?似乎也不是。
这是病吗?那就更不是了。
那么这种行为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的身边会出现我不理解的事情呢?
心理学,众多专业学科当中很小的一个领域。它是囊括在哲学这个大的体系概念之下的,试图运用具体学科的知识去定义哲学层面上的东西,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可笑了。
最初的焦虑过去之后,我决定放下自己的自恋,认真听听我的朋友到底在说什么。
后来的谈话过程里,她很耐心地向我阐述个人的思想和信仰体系,虽然我感到自己还是不能完全理解,但是没有之前的自大和抵触了,我感受到两个人的心离得更近,哪怕思维上没有相通,但是身体里淌过的温暖感觉是如此得清晰和真实。
我似乎触碰到了共情的边缘。
我说:“虽然我还是不懂你的真理,但是我在尽我最大努力去认真聆听,放下我所有已习得的知识技能,放下自我,去靠近你。”
她说:“我感觉到了,我觉得你离我很近。”
这个小插曲只是我和朋友之间的互动,它并非真正的咨访关系,但是共情的原理可以在任何渴望靠近的关系体验中获得。
放下已有的知识,放下试图定义别人的欲望,放下掌控世界的自恋感,认真聆听,便会收获共情。
而当真诚的共情发生时,接纳会随之降临。
关注我的公众号:谈雅飞/Tanyafei120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