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日记班课上,讲到了孩子式的分享,今天的主题也是,我能够分享给你什么。
大概,我没法再明确的介绍一下我能够分享什么了。因为我不知道你需要什么。
自认为还算是一个能够带给朋友价值的人,所以,如果你愿意告诉我你正在做的事,你想要做的事。
那么,我愿意为你的事情添砖加瓦。能力范围内帮助你。
哪怕是默默的点个赞呢?
下面我想分享一篇文章,是曾经看俞敏洪演讲时候有所感触,才注意到的文章。
越分享越成功,苗向东
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一次演讲时提到大学生活改变了他的一生,他讲了两则很形象生动的例子———
他们班有一个同学,家境富有,每周都会带六个苹果到学校来。宿舍里的同学以为他会给大家一人一个,结果他是自己一天吃一个。从此,这个同学给大家留下了一个印象:自私。后来俞敏洪成功了,而那个吃苹果的同学还没有取得成功,就希望加入到俞敏洪的团队里来。大家一商量,说不能让他加盟,因为他在大学的时候从来没有体现过分享精神,哪怕只是一个苹果。
另一件事,在北大读书四年期间,俞敏洪每天主动为宿舍打扫卫生,帮室友们去打水,把这些事当作一种体育锻炼。十年后,俞敏洪的新东方已经有了一定规模,他希望找合作者,于是跑到美国和加拿大去游说老同学。后来,那些同学竟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和优越的生活回来了。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一种精神,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正是有了大家的支持,才有了今天的新东方。
由此可见,不管是大学里还是社会上,不管是在战场还是在商场,真正的博弈,其实不是人的智慧,而是人性,是学会与人分享。
二十多年前,一个在美国长大的犹太裔青年到以色列访问,在教堂,神父给他讲了二战期间的一桩事。一个冬天,德国纳粹将犹太人驱赶在一起,用火车运往欧洲某地的集中营,火车必须经过漫长一夜才能到达目的地,欧洲冬季的深夜十分寒冷,而每六个人中只有一人能得到一条毯子御寒。但没有人争吵,也没有人抢夺,因为,幸运分到毯子的那个人总会平静地将毯子铺开,和周围其他五人分享温暖。
故事给年轻人带来很大的震撼和启发,后来,年轻人将这种理念推行到自己的企业。他不仅为公司临时职工提供福利,还创立了美国企业历史上第一个“期股”形式,即让公司所有员工都获得公司的股权。此举开始时受到公司高层的反对,而且推行之初公司经营呈现亏损态势,但是,他坚持和员工分享公司利益的政策,因为他相信通过利益共享,与员工形成互相信任的亲密的伙伴关系,并将这种信任和真诚传递给顾客,股东的长期利益才会增加。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公司不但很快扭亏为盈,更被誉为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股票市值在十几年间上升了100倍,达到300亿美元。这位年轻人名叫霍华德·舒尔茨,他领导的公司就是当今全球最炙手可热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
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的安踏掌门人丁瑞忠,在谈到成功的因素时这样说:“51%与49%,是父亲教给我的黄金分割比例。他很早就告诉我,你做每件事情,都要让别人占51%的好处,自己只留49%就可以了。长此以往,可以赢得他人的认可、尊重与信任。”把“钱”多分些给别人,对于自己来说,损失的不过是一部分很小的利益,赢取的却是别人长久的信任与支持,显然后者要比前者重要、珍贵得多。
让别人分享自己的财富,表现出的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立身处世,成就大业的大智慧。所以,成功的秘诀就是:不在于你赢过多少人,而在于你帮过多少人!
以上为文章内容,虽然不太文采飞扬,完毕恳切。但是却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这个道理也是许多老师和长辈告诉我的,昨天姐夫也在群里讲了这个问题。我想不该再怀疑。
但是前提是,哪怕你现在能力有限、没有余钱、忙忙碌碌、但是你要有一颗富足、自足的心。
不为了得到而付出,不为了别人对你的感激,不为了对方任何回应。
仅仅是,我分享,我愿意。
我爱你,与你无关。
否则,无果。只能是收获一腔自我愤懑罢了。
终于要分享姐夫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5032/4c1ff391d0229e0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