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心起源于佛教用语,是指人们有区别地对待人和事,不能用本心去看待事物,甚至人类痛苦的根源来自分别心。什么是本心?难以描述,难以理解;这周,一个保险服务员对我表达的怨愤,看到了分别心。
保险服务员换过一个又一个,一般都是会邀约有活动、有礼品,从未参加过,因此基本也没享受过服务,这是最近的一个,记得她第一次上门时,口若悬河地业务普及,因为知道自己不会购买保险,便不止一次地催促她说重点。此后,在女儿的生日她有心地寄来写了祝福卡片的马克杯,疫情期间还联系问我是否需要口罩,对她的这些行为,自己的解读都是——套路。
这个月小孩的一份保单到期缴了费,她联系我说需要上门扫码以证明来服务过,心想也就是举手之劳,便同意约定了时间,并在电话中表示,到单位门口和她碰头,见面时她又带了一份小礼物,我表示到用不着这样。
在她指导下,一通操作扫码评价,当觉得结束的时候,发现她已然激动了起来,缘由是我的态度让她觉得不尊重,虽然事情不完全像她说的那样,但听着她诉说的细节,反省到是分别心的浮现而不自知。
例如,她的第一次上门,我表现出的不耐烦,随意打断着她的话,如果当时照镜子,一定是充满嫌弃的不屑一顾。这一次,她询问能否找地方坐下聊,我头也没抬地表示“不必了”。
表现出那样的态度,是因为心中有轻视有偏见、因为有优越感“你就是想找我买保险,赶紧打发走人”。
这样的分别心,在内心已经形成了习惯,有求于人和被人求、面对不同身份地位的人……那种“算计”根本不用计算,毫秒之间即可完成。
不必虚伪,不必乡愿,可以拒绝,但拒绝可以有n种方式,譬如不带情绪地陈述客观事实。再整理内心对她的评价:和客户的沟通方式过于刻意,同时也是敬业和热情的。
想到这里,拇指触动键盘,发去信息,表达歉意和对她的肯定。这能算是本心吗?且算朝着本心的方向努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