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吃饭历史的演变——《文明的口味》读后
《文明的口味》这本书里研究的是,在人类吃饭的历史上,究竟有哪几件事算得上是革命性的。作者没有从某一种食材出发,而是提供了一个大视野——在人类吃饭的历史上,究竟有哪几件事算得上是革命性的。作者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在牛津大学任教多年,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历史学家之一。
在学会用火之前,原始人已经知道烧熟了的东西更好吃。因为在远古时代,森林野火是一种常见现象,在野火熄灭之后,人们会发现,那些被火烧过的豆子变得更好吃了,动物被野火烧熟,它的肉也更好消化。于是,人类在学会了用火之后,烹饪变成了人类进行的第一项化学活动。考古发现,人类最先使用的厨具就是石头。先把石头加热,然后在热石头上把食物烤熟,接着就发明了烹调坑洞,在地上挖一个洞,把加热的石头放进去,这就形成了最初的烤炉。如果不小心挖到了地下水,给水里加入热石头,就成了另一种烹饪方式,那就是煮。
大约一万年前,人类终于做出了不怕火烧也不会漏水的陶器,此后的一万年里,人们只不过是在不断改良这些厨房用具,烹饪方式并没有发生什么实质性的变化,直到微波炉的出现。烹饪把文明人和野蛮人区别开来,有了火,有了厨具,有了烹饪方法,人类不再茹毛饮血,走向了文明。
我们的食物来源是畜牧业和农业,畜牧业起源于人类开始驯养动物。从狩猎到驯养,是人类食物来源的一大变革。在人类历史上有一段时期,狩猎和驯养是混杂的,北美的牛和北欧的驯鹿都有这样的过渡期。由狩猎转为驯养,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第二个好处是精益求精,选择特别符合人类口味的肉食。畜牧还有第三个好处,就是把奶制品带入人们的饮食中。奶酪是欧洲最重要的一类食品,而在丰富多彩的中国饮食中,就很少有用奶制品做成的菜。
20世纪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狩猎量最多的时代,人类的捕鱼量比上个百年增加了至少40倍。整个20世纪,我们从大海里捞捕上来30亿吨的鱼,这种疯狂的捕捞让地球上的许多渔场彻底消失了。海里的鱼少了,水产养殖便越来越发达,人类从狩猎到驯养这个食物来源的革命性变化还在继续。养殖鱼能比野生鱼长得快、长得大。养殖鲑鱼,也就是三文鱼,每公顷可以生产300吨的肉,比肉牛的产量多15倍。
人类本来靠狩猎和采集来吃饭,是向大自然的索取,在这个索取的过程中,人们学会了种地。人类在大地上耕耘,伟大的禾本植物是最了不起的成就,它们的颗粒包含油、淀粉和蛋白质。其中,对人类文明意义最大的有六种农作物:小麦、玉米、稻米、小米、大麦和黑麦。这就是主食的构成。
黑麦的好处是能够适应气候寒冷和土地贫瘠的地区,从公元前一千年开始,黑麦就是欧洲北部的主要作物。以前,黑麦面包都是给穷人吃的,但现在人们想吃得健康,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开始喜欢黑麦食品了。小米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谷物,适应的环境是炎热干燥的。小米油分充足,蛋白质含量高过小麦,这种营养丰富的主食养育了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
稻米为现代人提供了20%的热量和13%的蛋白质,目前全球有20亿人以稻米为主食。以稻米为主食的东亚和南亚,从来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方,也是创造力最强的地方。而美洲大陆是玉米的天下,玉米的营养价值并不丰富,玉米、南瓜、豆类这三种食物最好搭配在一起吃。小麦分布在地球表面超过六亿英亩的土地上,它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而且经过改良占领了更多的地方,以更快的速度生长。面包帮助小麦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作物,小麦的特质特别适合做面包。
人类最先掌握的农业技术是种芋头,早期农业社会的主食有一个特点是需要经得起长期储存,所以,芋头的地位渐渐被山药、红薯和土豆取代了。最早的土豆种植开始于七千多年前的秘鲁,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能适应高海拔,二是营养丰富,只要你吃得够多,土豆就能供应人体所需的一切营养素。
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很容易就能吃到世界各地的菜,但人们还是习惯自己的家乡菜,习惯那种自小形成的口味,早餐尤其如此。法国口味和英美口味之间有分歧,复杂的中国美食自认天下第一,这都说明食物和语言、宗教一样是具有文化差异的,而且饮食文化是非常保守的。传统菜必然包含当地的主要食材和调味料,这些材料已经深深地渗入到当地大众的口味。
我们的口味由当地的主要食材和调味料形成,味蕾一次次尝到这样的味道,形成记忆,就会对其他味道产生排斥。饮食和语言一样有文化属性。战争与殖民的历史促进了一些菜式的交融,让我们的口味更加丰富多彩。总之,从我们吃的每一道菜品中,都能看到人类文明的进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