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7月份读了一本书《遥远的救世主》,豆豆著。豆豆,原名李雪,笔名豆豆。
书是经朋友推荐的,读这本书之前,我没有去看任何与这本书相关的内容。以一片空白的心去读它,来获得自己最真实最不受干扰的感受。
这本书给我的阅读体验是:越读越精彩,越读越有意思。开始我利用空闲的时间读,读得很慢,前半本书读了半个月。后来渐渐被书的内容揪着心,便用力挤时间去读,除了上班,其它的时间便被书牵引着,后半本书只用了一周的时间便读完了,而且有的段落,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出声来的,因为那样才感觉很过瘾。
真的,书好不好看,读了才知道。
02
芮小丹,离北京四个小时车程的国内某古城的一名女刑警。她休年假在德国法兰克福探亲,看望开餐馆的妈妈。她的好朋友肖亚文从北京不远万里地赶来,就为了托她办一件事:给一个叫丁元英的男人在古城租一个房子。因为她的好友认为她办事有分寸,能有个照应,所以拜托她。
这个男人只是肖亚文曾经的老板,他想清静清静,他要远离大都市的喧闹,想在离北京远点的地方租套房子,过没有人打扰的生活。
这是一个怎样的男人呢?用肖亚文的话说:他是魔、是鬼都可以,就是不是人。他跟正常人的思维颠倒了,说鬼话、办鬼事,倒行逆施,但是还有道理,像魔。她还说:她不奢望跟他成为朋友,只要是认识、熟人、够得上说话,就已经不错了。
芮小丹问她认识他有什么意义?为的是什么?她说:认识这个人就是开了一扇窗户,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让你思考、觉悟,这已经够了。其它还有很多,比如机会、帮助。
开篇,作者便为丁元英这个人制造了神秘的色彩。
芮小丹是刑警的身份,尽管她接受了朋友的托付,也为这个叫丁元英的男人租了房子,但就这件事本身,她对这个从未谋面的男人有了一种反感。
丁元英到古城后一直过着与任何人没有来往的平静日子,8个月时间过去了,他从来没有打扰过芮小丹,更不存在有芮小丹所不屑的“请求关照”的迹象。这让芮小丹有了自责,同时有不自觉产生的刮目相看。
又半年过去了,这个丁元英依然过着类似闭关的生活。直到租房房东的一个电话,才让芮小丹想起了这个几乎在她记忆里已经不存在的人,考虑到他在古城的“暂住证”和预交的房租都到期了,她给他打了一个电话,并去看了他。
无意中她听到了丁元英的音响,听到了那首《天国的女儿》的曲子。一个纯净到一尘不染的女声仿佛从天国里倾泻而下,她被震撼了,心里在惊叹:人原来还可以这样活!灵魂原来还可以这样滋润!
芮小丹向丁元英询问这套音响的价格,四十多万的音响丁元英含糊地说“得几万吧”。着了魔似的,她开着警车在古城各个音响店寻找与丁元英同样的音响,因此而影响了工作,受到了通报批评和停职反省处理。
一次逛唱片店的偶然机会,让芮小丹得知了丁元英因为缺少生活费,他甚至将自己收藏的唱片拿到刘冰的“孤岛唱片店”去变卖的事情。
丁元英对音响价格的含糊表态,及变卖唱片的窘迫处境使芮小丹既有尴尬的恼羞成怒,又有愧对朋友所托的内疚,同时对这个曾经驰骋商场如今超然物外生活的人产生了来自心底的敬意。芮小丹请丁元英出来吃饭,摆出让丁元英喝醉的架势,想让种种情绪在酒中一锅烩去。
然而,在这个过程里,芮小丹却被丁元英的学识和气度所深深吸引和折服。
芮小丹爱上了丁元英,不计代价地为他租房子、关心他的生活。这个无私、单纯、本真,美丽与气质共存,个性鲜明且充满温情的女子也让丁元英沦陷在爱情里。
在一次芮小丹执行刑警任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特定时刻里,两个人的灵与肉交合在一起。
于是,便有了丁元英应芮小丹之请,送她一个王庙村脱贫致富的“神话”礼物的引子。便有了格律诗公司,有了“杀富济贫”故事的起源,有了神话创造的一系列过程。
乐圣公司、伯爵公司,在与格律诗公司的商战中打着漂亮的幌子,争夺着最大的利益;格律诗公司其中的三个股东:冯士杰、叶晓明和刘冰,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寄希望于高人丁元英,一直以来对他的安排言听计从,却在公司发展的起起伏伏利益当头的关键时刻,本性尽露无遗。
神话实现了,商战以格律诗公司的胜利告终,王庙村脱贫致富不再是神话。争夺利益的各方由于其行为方式的前因,也都有了各自不同的结果。芮小丹为正义的行为而赴死,她与丁元英的爱情则得到永生。
03
用丁元英的话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皇恩浩大的文化,它的实用是以皇天在上为先决条件。中国为什么穷?穷就穷在幼稚的思维,穷在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这是一个渗透到民族骨子里的价值判断体系。
无独有偶,恰巧昨天在一个地方看到了龙应台的观点: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当公民社会不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巩固它的底座,文化、历史就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遥远的救世主,遥不可及的救世主,也就是说,哪有什么救世主,真正的救世主从来就只是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完成对自我的救赎。真干、实干,说实话、办实事,遵循社会规律的“公道”,遵循人的规律的“人道”,这样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救世主“。
王庙村农民的救世主在于他们自己,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受别人不能受的罪,才能创造出比别人低成本的产品。
叶晓明、冯世杰、刘冰等人的救世主,看似是丁元英,其实完全取决于他们的内心。他们努力到最后,在即将成功的关头,却因为自私和贪婪而毁掉了一切。他们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乐圣公司,以自己的行为方式导致了公司卷入漩涡,然后败诉,不得不与格律诗公司联手合作。
什么样的行为,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开什么样的花,便结什么样的果。“正道”的文化,会让人的心放正,让人有宽广的胸襟和大的格局,让公民社会形成一个良性的社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