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踏雪寻梅是冬的意境,那东风送暖便是春的韵味。春天总是那么羞答答的悄然而至。春的痕迹流淌在徐徐的春风里,流淌在微润的春雨里,流淌在烂漫的山野里,也流淌在浪漫诗人的字里行间里。
“草长莺飞二月天,佛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笔下的春天是春风和煦,绿草茵茵;是长堤绿柳,纸鸢凭风,是恬静乡村里孩童的欢笑嬉闹。“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笔下的春天是莺歌燕舞,春水初涨;是草木新绿,春回大地,是西湖畔带着盎然春意的喜悦。“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笔下的春天是桃花初放,江水回暖,是蒌蒿满地,芦苇新芽,是河豚逆流而上,小鸭水中嬉戏的早春江景。这样的春天是欢腾的。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笔下的春天是空旷幽静的山林里,长夜寂静,人心安适闲静,看花叶自落,“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笔下的春天带着别样的幽静恬淡。溪涧边的幽幽野草伴着树丛深处婉转的黄鹂啼鸣。春潮上涨带着密密细雨,郊野渡口,一叶扁舟随意漂浮。“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笔下的春天是春夜的轻风细雨让人安心酣睡,鸟儿啼鸣唤醒诗人在明丽的清晨,但总归春花摇落,春光流逝,让人些许黯然。这样的春天是静谧的。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笔下的春天带着浓浓的乡愁。一道江水,数重高山,如此山高水长,春风吹过草木,又是一年新绿,然而却是归期未定,思乡情切,愁绪无限蔓延。“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笔下的春天是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伤感之情。家国破碎,只剩山河依旧,人去城空,只见杂草丛生,满目苍茫。鸟鸣惊心,家书难求,徒增离愁别恨。“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笔下的春天道出一位亡国之君无尽的故土之思。独自倚栏,故国旧土,如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无限江山,再无相见。这样的春天是带着离愁与无奈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这儿,王安石笔下的春天又是带着辞旧迎新的生机与希望。爆竹声声,春风送暖,朝阳和煦,畅饮屠苏酒,更换新桃符,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是对生活的向往与希冀。“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笔下的春天是春回大地的一派生机,无边无际的光景已是焕然一新。春风吹绿大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如此生气勃勃,才是春日景致。“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笔下的春天是金榜题名后的扬眉吐气与无尽畅快。今朝提名,昔日郁结烟消云散,迎风策马,看尽长安城春花无数。这份欣喜得意如此酣畅淋漓。这样的春天是朝气蓬勃的。
行走在诗词的春天里,既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慷慨苍凉,又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婉约含蓄,既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鲜亮明丽,又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清新隽永……诗词里的春天,是生动的,明艳的,柔情的,这些古诗词从历史走来,此刻又带着我们走向诗意的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