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应该左右脑并行发展,一周应该看两本书,一本关于理性,一本关于感性。
很久都没有专心的看过纯文学的作品,这个周末的夜晚,我挑选的是太宰治的《人间失格》。

这本书是在当当,为凑单买的,当时销量超高,价格也合适,而且看上去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力超高,于是这本书就静静的出现在了我的书架上。
阅读的时候,完全没有是在读别人故事的感觉,那种细腻敏感绝望到骨子里的文字,就是从作家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他不是在说叶藏吧,就是在写自己吧。
我看完小说,迫不及待的去查阅了太宰治的生平,原来真的是自传体小说,太宰治真的是曾经这样存活在世界上,他依靠文字,留下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灵魂。

有很多人说,看完《人间失格》,整个人都不好了,有些抑郁的人更抑郁了。在心理上,我没有太大的波动,看来我对人性的包容度还是挺大的。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这种人格类型的伪装,有时候,笑的声音越大,越是为了掩饰,我不曾有过这样深刻的体验,我不善于伪装,所以,不曾认真的去思考这个问题。
你们赤足若无其事走过的地面,对我们而言则铺满被烧得通红的石头。
这是知乎一条很热门的,对《人间失格》的评价。
在文学的世界,体会不一样的情感和生命历程,进而丰盈滋养我们自身,这就是文学巨大的魅力。
太宰治的悲哀,是对自己极度不认同,对人世间极度不认同的软弱的悲哀,所以他把真实的自己藏匿起来,用酒精、女人和药品麻痹自己,然而,又有那么多圣母般的女性,希望去解救这个软弱的灵魂。
其实,我也想问,如果太宰治,生活在中国,会怎样?
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被幸福所伤。
日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 ,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
这样的文字,对于一个母亲而言,觉得还是不应该在青少年中大力推广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