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修身、修心、修行

修身、修心、修行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4-12-29 00:05 被阅读0次

《中庸》云:“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孟子说,尧舜行仁德,完全是出于本性;汤武行仁德,是通过修身回归本性。

尧舜和汤武都是圣人,但尧舜属于生而知之,安而行之,而汤武属于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就起结果而言,他们是没有区别的。

经,常也。回,邪也,曲也。《詩·小雅·鼓钟》:“淑人君子,其德不回。”“经德不回”,以德为常,不违背常理。

孟子说,一颦一笑,动静语默,与人交往没有不合乎礼的,这是德行的最高境界。哭悼死者而表现出来的悲哀,不是做给活着的人看的;常守仁德,不违背常理,不是为了求取爵禄;言出必行,讲究诚信,不是为了树立个人的高大形象。君子凡事遵守礼法,只是听从天命而已。

“俟命”一词需要细细体会,简单地理解为“听天由命”是不对的,遵循天命才是它的本义,《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个“命”并不是命运,而是天命,即天道的体现,拟人化的说法是,上天的意志。

孟子说这段话是要告诉我们,修身的本质是修心,回归本性,修行只是形式和过程,因此修身、修心、修行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修身包括修行和修心两个方面,由修行而修心。

修行,使行为本身合乎礼法,合乎常理,但行正本身不是最终目的,只能算是过程目标,用现代术语来说,它是形式,不是内容,但是形式是内容的载体,而且形式可以塑造内容,我们经常强调仪式化,就是因为仪式有塑心的作用。

因此,修心不可虚无化,它必须落实到行动上。像尧舜这样“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圣人毕竟是少数,即使汤武能够“学而知之,利而行之”而成为圣人的,也是非常难得的,更多的人应该属于“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一类,因此需要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不断去除私欲,也就是违背本性的点点滴滴,不断扩充浩然之气,存养心性,直至回归本性,达到心性的彻底澄净,可以自然而然地不受外界的污染,具有完全的免疫力。也正因为如此,王阳明提出“事上练”的修身法门,提出知行合一,真知才能真行,能行才是真知的观点。

【《孟子》简读之尽心篇016】

相关文章

  • 四修

    修言 修行 修身 修心 谨言以修言 笃行以修行 健身以修身 专心以修心

  • 修身, 修行, 修家, 修心, 修生。

  • 心生身

    修身修行修心,修心修行修身。 做好自己,才有能力去付出,报答父母,引领子女,适应环境。互联万物,归于尘土。 所以,...

  • 一日五修,从心开始

    一日五修,从心开始。修心、修身、修容、修言、修行。 修心者,修对内的信心、对外的慈悲心,借以长养心力; 修身者,修...

  • 所谓“修”有很多说法,佛家说“修”即是修身,修心,修行,修福,修德!经常打坐即是修身,凡事看开,不钻牛角尖即是修心...

  • 漫谈“修”

    常听身边人说,谁在修?谁不在修? “修行,修心,修身,修家……”似乎啥都要修。 翻阅说文解字—— ...

  • 2019习惯养成记 ——01版

    关键词:修身 修心 认知升级 工作修行 修身:健康精瘦 认知:每周读书学习10小时 修心:正念的磨练 工作:专业性...

  • 修心养性

    人生是一场修行。当我们踏足修行这条路的时候,既要修身,更要修心。因为,在我看来,人生最高级的修行是修心。 为什么呢...

  • 修炼修什么?

    如鲫世人,如如名利,色色匆匆,皆为修行。修行,修行,都在修什么呢? 基本点是修身。 然后是修时空。 高级一点是修心...

  • 我这样大费周折 也不过是想让你听说

    旅行是一种修行,它修身 也修心 我走出了那个舒适圈 走出了公园 走向了远方 我想修心 也修身 还是长大了的、还是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修身、修心、修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hge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