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令我意犹未尽,女人的执着和偏执是一种震撼无声的爱,这不单是一个悲剧,她对r的迷恋贯穿一生,虽然她一生都活在这种卑微的爱情中,但她无疑是幸福的,她全部的晦暗爱得以在弥留之际释放。对仅有寥落的只言片语的作家邻居,她爱得狂热。她爱的是谁?或者说,她爱的是那个理想中的人,而恰好他拥有了她的爱情所拥有的一切特质。这种想法让我突然对所谓的“纯粹的爱”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我想起了从前做语文阅读时了解的“审美移情”,即一个客观事物所具有内涵和感情都是由诗人的主观情感所赋予的。那爱情是不是一种是“自我移情”?我们爱的是不是在此性别下理想中的自己?是不是这个人提供给我们的情绪价值?几年前我看到过一句类似的话,“爱情是两个人所定义的一切事物”,现在依然感觉抽象。虽说“爱情是一种原始的力量”,这种力量又从何而来,从何而逝呢?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爱情同样也具有社会历史性。爱情的活力和价值由所处的时代所表达的思想、行为和语言所赋予,并被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而局限。那些经典而超脱时代的爱情故事正是由于它的精神内核而历久弥新。爱情的内核是什么?难道感情的表达不能是纯粹感情本身,一定要带着时代禁锢的枷锁吗?后来我转念一想,情感的表达不都是来自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文化和环境吗?如果脱离了这些表达方式,那一句“我爱你”也似乎显得无足轻重。难道就没有一种超出社会和文化限制的情感表达方式吗?
所以那些艺术家和作家们都尝试用一种悲壮的结局来诠释爱情的永恒本质——死亡。像《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泰坦尼克号》《夜莺与玫瑰》甚至像我今天所读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都是在用死亡或近死亡的结局来诠释永恒,死亡对待任何人,无论思想,语言,文化,可以无视一切的禁锢,穿越时空,它是永恒的不朽的。我相信在现代一定有践行爱情的更好方式,我该如何用语言表达呢?
爱是繁衍的欲望?对于当代的我们来说太过原始;爱是灵魂的契合?对于我们来说又虚幻不太现实。
这是我以我目前的阅历和认知水平对爱情的诠释:爱情不是为了圆满存在的,它尊崇于发生,只要诞生了,它就沿着心曲百转的思绪蜿蜒而下,无尽头,无去处;可奔流不息,可戛然而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