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语堂先生的《吾国吾民》,结尾那章里先生说“我爱好春,但是春太柔嫩;我爱好夏,但夏太荣夸。因是我最爱好秋,因为她的叶子带一些黄色,调子格外柔和,色彩格外浓郁,它又染上一些忧郁的神采和死的预示。”看到这句子的时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来,有趣的打量着先生,常人爱秋,大多是因为她的温柔和收获,先生却说“染上了一些忧郁的神采和死的预示”。真是独特有意思的人啊。他认为秋不是表现“春的烂漫”,不是表现“夏的盛力”,而是表现“逼近老迈的圆熟与慈和的智慧”。
哈哈。有趣的人哇。春天就像臭美的少女,夏天就像流着汗的少年,秋天在我心里是戴着草帽摸着胡须的白发老汉。爱青春的得意和气盛的顶撞,从来没有认为老迈的圆熟是值得炫耀和流连的。鸡汤里总是说时间会改变一切会愈合一切。偏偏也有它的道理。从少年到现在的年龄,越来越可以欣赏秋的智慧了。生活的艰辛让负重前行的人们不断的变得像秋一般柔和圆熟,显露忧郁的神采接受死亡的预示。
成长的确像一颗熟透的花生,从白向红。红色的外边仍然包裹着你惨白的内心。从春到夏到秋再到冬,从冬到春到夏再到秋。循环旋转,既重复又不是重播。
一直相信人在世界上便是向死而生。懵懵懂懂,朝气蓬勃,老骥伏枥,安之素若。四季轮回,人生兜转。我很庆幸,慢慢的走过春。雨声沥沥的季节。
嘿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