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电视或广告时,经常发现有许多其实没有规律(判断基准)的假串联型的逻辑。
比如,从“手掌上有×亿个细菌”到“本产品中含有×亿个乳酸菌”的立显效果的故事。
人们一般不会质疑作为前提的规律(判断基准),在广告中,经常不会阐述有多少细菌才算危险,需要多少乳酸菌才会有效果。
由于广告时间比较短,没有详细阐述也没有办法,但是若人们变得看到大额数字就觉得可信,就很容易陷入过于简单的思考模式。
在实际的工作中,如果出现“(结论)接下来将去巴西发展。(理由)因为在巴西有着×亿人的未开发市场”这种情况,那么就很容易武断地得出结论。
这里需要的是“(事实)规模大的市场×(规则)能在这市场获胜的法则=(结论)向该市场发展”这种组合。
当然,接下来要进军该市场,因此能够获胜的法则就成了假说。但不能因此就不做任何提示,还请大家思考一下在这个市场能够取胜的理由。
不要只看到大额数字就被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