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书摘 · 白说 · 白岩松

书摘 · 白说 · 白岩松

作者: 我不是林小猪 | 来源:发表于2019-08-06 21:43 被阅读0次

李宗盛答:音乐是一个时代的反映,什么样的时代对应着什么样的音乐。 这是一个快餐、免费又过剩的时代,钱走得多,心也就走得少了。

看样好多事儿一个道理:得来的容易,品质就不好保证。

有人将《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解释成消极的不作为。但如果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它是一门非常积极的哲学,只不过将“无为”和“道法自然”当作方法论。

这句话,“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铺垫,“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且久者,是因为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滋润万物,让万物一年四季生长轮回,最后成就的是自己的长久,天长地久。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这是对领导的评价和划分。

我也发明过一个“白氏理论”:任何一个单位,只要到了开始强调考勤、打卡、纪律的时候,一定是它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因为一个走上坡路的单位,人人无需扬鞭自奋蹄。或许员工10点才来上班,并没有赶在8点打卡,但却自觉干到第二天凌晨3点,不需要监督和催促。

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不管多大的风都不可能一直刮下去,不管多猛的雨也终有停止的时候。

尤其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有两个最大的敌人:一是突如其来的赞赏和表扬,一是时常会有的打击和不顺。这两道关都要过,过不去就很难前行。

如日中天,可要小心太阳落山啊。”

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这就又把人分成好几类。 最优秀的人,知道一个大道理后,二话不说就去执行。中等人听到一个大道理后,一边执行一边怀疑,这事行吗?下等人则是哈哈大笑,估计还得爆两句粗口,什么玩意儿这是?根本不理会。

反,如刘再复先生所说:学者最好是思想深邃、做人简单,可事实刚好相反,很多学者是做人深邃、思想简单。

人生也是如此,我总对我的孩子和学生说,三十岁之前要玩命地尝试和折腾,哪怕不考虑物质回报,经历很重要,因为你不知道你的优势是什么。但是三十岁之后,就要开始选定目标做减法,打深井。三十岁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你要做一次抉择。

有真知的人是不会假装博学、四处炫耀的,只有像白岩松这样的人,还敢给人开讲,好像懂得很多,其实知之甚少。

在《道德经》各种注释及评介中,陈鼓应教授的版本最得我心。

只有思考从未停止。他对我说:今人虽有百度、谷歌,获取资讯与知识极容易,但有识无智,只有知识却少有智慧。古人获取知识不易,但多智少识!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先生不止一次提到老庄的精神核心。

我才发现,国外的新闻报道在过去二三十年间,导语写作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已不再强调完整的“五个W”,而是越来越强调这四件事:主人公、故事、戏剧化、悬念。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过去的新闻教育是“学院派”传承,本科毕业考研究生,研究生毕业考博士,博士留校当老师。所以高校教师很多都是博士。但是,国外的新闻院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种“本科教师”现象—本科毕业之后去当记者、编辑,工作二三十年,年龄到了四五十岁,重新被请回新闻学院当老师。他们具有极其丰富的经验,反过来改造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

比如交给你一个选题—727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过去的表现形式可能就是“大里来、大里去”,现在,一定会有更多的新闻人选择由一个个体、一个具象的概念切入报道。

国外的新闻报道几乎已成共识:通过具体人物,表达宏大事件。没有主人公就没有事件,就会让新闻可信度,尤其是吸引力降低。

要讲好新闻故事,第一个准则,就是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反过来,站在自己的角度。

报道,为什么一听“主旋律”就头疼,就偷懒?习惯了喊口号嘛!没有人,没有细节,你以为空喊两句口号就会有感召力吗?

相关文章

  • 白岩松《白说》书摘

    1、幸福需要三个层面的因素,物质、情感和精神 。我又将它引申了一下:物质是基础,情感是依靠,精神是支柱。 2、花钱...

  • 书摘 · 白说 · 白岩松

    话说错了,自然在劫难逃;话没错,也有相关的群体带着不满冲你过来。没办法,这个时代,误解传遍天下,理解寂静无声。 思...

  • 书摘 · 白说 · 白岩松

    李宗盛答:音乐是一个时代的反映,什么样的时代对应着什么样的音乐。 这是一个快餐、免费又过剩的时代,钱走得多,心也就...

  • 白说  白岩松

    摘抄: 1. 我没有开通微信和微博,微信多半是有感而发,观点容易随时间流逝,没有太多内涵。假如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东西...

  • 《白说》白岩松

    一、名人解读 1、山东农业大学讲师谢丽霞:同样的新闻,经白岩松的嘴一说就非常走心,关键之处的反问总能引起观众的思考...

  • 白岩松:《白说》

    相比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白说》读起来轻松很多,《白说》中大量的篇集是白岩松演讲的内容,里面包括对生活的感悟、...

  • 白岩松‖白说

    演讲集和文本果然是不一样滴。里面讲的东西都是白岩松在各个地方针对各个单位的内容,每一段都相对比较短。我可能印象比较...

  • 《白说》——白岩松

    白岩松大叔因为奥运解说红火出新景象,早就听说的《白说》一书终于来到我的手中。 对新闻的思考,对改革和一些新话题的论...

  • 白岩松《白说》

    传播重要规律:没有细节就没有公信力,细节是一切文化产品的立命之本。 金科玉律: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时间,什么地方,...

  • 《白说》—白岩松

    本书主要是记录白岩松在各地、各行业的演讲,然后自己再给每个演讲写读后感。 白岩松,一个身兼多重身份的人,对于他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摘 · 白说 · 白岩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sg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