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峨眉峰
【原文摘录】:写作是跨时空的感知传递,是对自己思想、感受与心路的总结,留下文字是修身的第一步
【概念转述】:写作是用文字去跨越时间、空间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知识,从而对自己、别人和社会产生影响和创造价值。写作是最易得的大脑开发,通过精确、深远和文字的优美完全超越日常口语。
【个人体验】:自己从小学开始就比较头疼写作文,自己为了凑够300~500字的作文而绞尽脑汁、搜肠刮肚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因为那个时候纯粹是为了完成作业,并没有很好的所思所想,写出来的东西也如同嚼蜡,枯燥无味。但是后来因为喜欢一个文艺女青年,需要进行一些文字沟通,所以也渐渐会写一些长信,虽然行文逻辑依然很意识流,但偶尔也会有文思泉涌的情况,因为可能是有真情实感,有了对自己思考的总结与表达。最后虽然文艺女青年没有追到,但确实培养了自己会偶然写一点东西的习惯,并且从我开始第一份工作到现在,基本保持了下来。有的时候,我拿起了自己刚工作时候留下的周记本,看到自己当时的困惑、烦恼与兴奋,好像就发生在昨天那样。有的时候会很想和那个时候的自己说作决断的时候,应该更勇敢一点,年轻的时候可以多冒一些风险,这样将来不会后悔。
最近这三四年开始会学习一些知识APP上的课程,因为进入中年后又有了新的困惑和困难,希望可以从一些智者或者领域专家那边得到一些经验的指点。有的时候,听到了对方的一些观点,感觉说到自己心坎里了,讲得太对、太好了,但是当时可能在开车或者通勤的路上,没有记录和写下来,事后很快就忘了,最后“读书破万卷,生活没改变”。我事后想想可能是没有完成知行合一的转变,但是要想完成这一步转变可能要先把浅层的感知给记录和总结下来,才能变成自己意识里面的东西,之后再经过多次的训练和应用才能真正完成从“不知”到“知”最后到“行”的过程。从今年开始参加了一个写作训练营,学习从一个个读书心得卡片整理到最后形成文章的整个过程,目前还在不断的研习和实践中。
在有了文字积累以后,一般我也不会分享到外部,主要有两个顾虑。一是担心写得太烂,让其他人笑话。另一种是怕里面有一些文字与观点略显鸡汤或者与他人的观点不一致,让看到的读者觉得此人在装X或者价值观有问题。不过细想下来也大可不必,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人在意你的观点,大家也只是在日常工作之余交换一些彼此的所思所想,中间如果有想法不一致的低水平作品,权当一乐或者另一种观点。如果能发现一些观点接近或者类似的同志,那也是意外的收获。
【行动指引】:四十不惑,人生苦短;真正能依靠写作影响他人、社会的作者,毕竟只是少数,但是可以通过写作来总结、提升自己,给自己的生命留下印记,应该是普通人写作可以稳定收获的意义。当年华老去,青春不再,当我们看到自己青壮年时期的文字记述,看到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今天的样子,是一件让人很安心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还能遇到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就是更大的收益与价值。在个人写作和学习的道路上,希望你我不是独行,相互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