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1952年生于河南淮阳,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工程学院兼职教授,中原书画院、河南孔子书画院,中华龙都书画院、鸿儒书画院名誉院长,河南省人大书画院周口分院副院长,原周口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周口市书法家协会顾问,淮阳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淮阳青年书法家协会顾问。
淮阳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书香门庭的熏陶,使刘伟在孩童时就痴迷于书法艺术。五十多年来,他广临碑帖,以前人为师,从"二王"到颜、柳、欧、赵,苏、黄、米、蔡,从张旭、怀素到王铎、于右任,逐步丰富了自己的书法理论和书法艺术。特别是对于右任标准草书的研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他在继续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融汇贯通,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近年来,多次参加国内外书法大展,并到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香港、台湾、北京等进行书法交流,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河南日报》、《中国书画报》、《书法报》、《书法导报》等众多媒体进行报道,艺术传略收录《中国书法十大名家》、《中国书法十大楷模》、《中国书画十大风云人物》、《全国书协美协主席精品集》、《中国当代书法史》、《中国书画家志》、中国书画功勋人物》等五十多部辞书。
古墨新韵放异彩
——记当代实力派书法家刘伟先生
文|张本平
进入新世纪,刘伟先生的书法作品频频见诸报端,多家媒体、出版社、画廊争相推荐他的书法艺术成果,收藏他的书法作品,成为中国书画界引人注目的新闻人物。放眼细看他的书作,那出手不凡的功力、儒雅大气的书风和精巧别致的章法,使我赞叹不已。书法成果的展现,浸润着他对书法艺术深深的追求和探索,蕴含着书家本人深厚广博的人文思想以及具有三代书法情缘的文化家庭对他的艺术熏陶。
(一)
刘伟出生在历史悠久的河南淮阳(古称陈州),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人祖伏羲和炎帝神都曾在这里建都,创造了中华古代文明。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书香门庭熏陶,使他在幼小的心灵中就迷上了书法。孩童时,他尊父亲和叔父为师,从先辈的书艺中吸取营养。
参加工作后,拜入当地著名书法家何仰羲、张云生门下,成为两位先生的高徒。后来,他相继结识了欧阳中石、李铎、刘艺、张海等书法大家,亲传目染使他眼界大开,从而,坚定了为书法创作而不懈努力的决心和信心,他广临碑帖,数十年如一日。众家之长,为他所用,逐步丰富了自己的书法理论和书法艺术。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创作经验,既注意技巧和形态的运用,又做到气息上的贯通如一。他写的隶书、魏碑行笔自然,收放自如,端壮大方,给人一种朴实美的印象。所作行草清健劲秀,生动畅达,满神韵,观后有和风吹身之感。
艺术当随时代,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刘伟认为,学习书法的目的在于应用。按照“古今为用”、“推新出新”的要求,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雅俗共赏,以新取胜、幅幅必精”的创作目标。他认为,雅俗共赏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习惯,代表了书法创作的前进方向。历史上凡是传世之作,没有一件不是雅俗共赏的,现代名家作品,雅俗共赏者更是比比皆是。他认为,做到雅俗共赏,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只有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满足欣赏水平不断提高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他常说: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要不断创新。一是内容新。不要写老掉牙的东西,那些连三五岁小孩都能背诵的古诗,看头一句就知道最后一句的内容,实在是太陈旧了。书法创作要与时俱进,所创作的内容,与社会同步,与时代合拍。二是形式新。现在,人们居住条件改善了,欣赏习惯改变了,所以书法的形式也不再以中堂、对联、条幅为主,而斗方、扇面、横幅和册页,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三是章法新。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需要,合量布局,巧妙安排,用多种形式变换章法,使书法作品常写常新,常看常新。他认为,树立精品意识是书法创新的力量源泉,要有为社会负责和为艺术负责的使命感,不为古法困,不为风流扰、专心致志,自有精品问世。书法求精,功成全在平日。
“字如心画,书为心声。用恰当而又独特的书法语言表达出心中要说的话,吐露自己的感受,体现出既有传统又有创意的书风,才能创作出有生命力的作品。”刘伟这样讲述他的创作理念。确实,他的书法不仅是写线条,更重要的是写神韵。他将笔墨神韵视为灵魂。他的书法线条飘逸、笔墨灵动,内容新颖,俊美的画面蕴藏着内在的力量,储藏着饱满的生机,辐射着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才情、才气,带给人们以新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二)
刘伟沉浸在对书法的热爱中,只要有可能,他抓住一切机会向行家讨教。他曾多次放弃节假日和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先后到北京、郑州、武汉等地参加中国书协、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举办的“中国书法与文化高级研修班”和“书法培训班”,参观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馆和中国书协举办的各类全国性书法大展。书之妙道,悟在其中。在创作中,他注意把握线条的流畅、结构的变化、章法的统一以及书写的虚实、墨色的浓淡等辨证关系,在疏与密、急与缓、轻与重、刚与柔的对立统一中寻找笔墨的精神和气势,追求随意而不随便,力求写出精、气、神。欣赏富有一种阳刚之美的刘伟书法作品,我们似乎能够感觉到字里行间散发的一股“气”。这是谦和之气,柔韧之气,通达之气,这是浓浓的书卷气、文化气,同时还是硬朗的、磊落的人格骨气。
在我所结识的书画家道友中,有众多书坛高手、绘画巨匠,也有不乏书、画、印俱佳的大家。但真正善书法而又善写文章的大手笔并不多见。挚友刘伟就具备了这“双管齐下”的功能。因为,他在三十多年的书法艺术生涯中,深深地蕴藏着他从事秘书、编辑、记者、新闻科长等文字工作“爬格子”的经历,数百篇散文、游记、评论、报告文学见诸报端,早已见证了他坚实的文化功底。近年来,他在《中国书画报》、《中原书画报》、《书法导报》等众多书画报刊发表的数十篇书法评论,更引起中国书坛和中国书协领导的高度关注,从而奠定了他文人书家的形象。
(三)
欣赏刘伟书法新作是一种审美享受,那是一种目不暇接的气象万千,如饮佳酿般的荡气回肠。他在花甲之后,书风为之大变。笔者欣喜的看到,目前的他已经慢慢地超越了自我。现在的刘伟,已把书法当成了悟道的方式:他通过驾驭线条,体悟书法之道,然后再以书法之道体悟生命大道所在。此时的作品,在看似平淡之中蕴含了更深更浓的味道,书法终于成了刘伟的参照。从精神层面上看,他的书法具有正大气象,具有显著的阳刚正气和雄强之美,凸显出了对社会和人生具有积极意义的正能量。
行草书需要狂放不羁,但绝不是没有规矩的任笔为体、手忙脚乱。可以以奇胜,但不可以忘了以正合。刘伟的行草书作品,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看似毫无章法可依,其实却有传统与法度。看似信马由缰,其中隐含道法自然。他主攻行草,但篆隶楷多有涉猎。他的书法耐看,有较大的信息量。其一,功力深厚。并非专学一家,而是在相近审美观照下的融合贯通。他没有固定成型或模式化的笔墨语言,创作过程随感情的节奏起伏而随机应变,且能恰到好处,达到一种高度自由的创作意境。其二,融入时代的审美风尚、在相同的审美情趣下,他有多副面孔。行草,更多的是对“二王”风格的继承,又有碑帖结合的创新:草书,则以于右任的晚期作品为楷模,从标准草书中吸取营养。同时,还把章草笔意和八大山人的技法引进过来,丰富了草书的文化内涵。
他学书取法广博,古人法帖、碑版,近代大家及未名者,只要他喜爱,拿过来就临,一临即像,再创作自己的作品时,别人的东西已化在他的笔下,融入他的毫端,从结体、用笔到意味,他接受之快,领会之深,颇令人惊叹。创作时,他一任性情的驱使,在不可方物的线条变化中求得自我的慰藉。他的字,你很难用一个词汇或一句话进行概括,如豪放、恣肆、稚拙、飘逸、奇谲、烂漫等等这些多种风格甚至对立的审美取向,在他笔下很自然地统一在起。“我的书法风格及神韵来自古今诗词中及文学名篇中的壮志豪情。”这是刘伟经常对笔者说的一句话。刘伟业余时间爱读书、写文章,每当吟咏那些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人诗词,他心中就涌动着一种天地正气。数十载的文化局、广播电视局、教育局与宣传部生涯,不仅铸造了他文人的品格,同时也激活了这位出身书香世家、自幼临池的中原男儿的创作激情。
他的书法作品,也正是因雄壮、朴厚而见功力,因自由、稚拙而见性情。充沛的精力、良好的心态、敏锐的感觉、澎湃的激情和深厚的功力,为他提供了驾驭局面的保证,使他游刃有余,缕有佳什。如今的刘伟比当年在文化局、教育局当局长、宣传部当副部长的慷慨多了几分坐看云起的恬淡、安静,但身上依然保持着年轻人的旺盛力。
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心。真情至性的刘伟与书法心意相通、气脉洋溢着勃勃生机。仰望着书法的巅峰,途中的刘伟正在不断丰富、成长自己的书法艺术。
(张本平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原书画院院长、《中原书画报》总编)
文化中国网新媒体中心
编辑:王东
美编:刘应元
监制:孙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