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十一、固涩剂+中药(2)

十一、固涩剂+中药(2)

作者: 学以自量 | 来源:发表于2017-04-15 23:30 被阅读0次

记住一句话:由表及里,自上而下。

(表→肺→肠→肾、精→经、带)

1、固表止汗

牡蛎散

牡蛎散内用黄芪,麻黄根与小麦粒,

益气固表又敛阴,体虚自汗盗汗宜。

小麦粒:退虚热,养心阴,益心气。

2、敛肺止咳

九仙散

九仙罂粟乌梅味,参胶桑皮款桔贝,

益气养阴又敛肺,久咳肺虚功可谓。

3、涩肠固脱

真人养脏汤

真人养脏君罂粟,归参芍草诃子木,

肉蔻肉桂与白术,脾肾虚寒泻痢除。

①木:木香。②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四神丸

四神五味与吴萸,故纸肉蔻四般齐,

大枣生姜共成剂,五更泄泻温肾脾。

①大枣生姜:补脾健运。                               ②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4、涩精止遗

金锁固精丸

金锁固精芡莲须,龙骨牡蛎君蒺藜,

更加莲子煎汤剂,补肾涩精止滑遗。

桑螵蛸散

桑螵蛸散龙龟甲,归参茯神菖远下,

心肾两虚记忆差,固精止遗尿频佳。

夜卧人参汤调服下。

缩全丸:乌药智。(无药治)

乌药、山药、益智仁。

5、固崩止带

固冲汤

固冲芪术山萸芍,龙牡倍榈茜海蛸,

益气健脾摄血妙,脾虚冲脉不固疗。

君:山萸肉。

固经丸

固经龟板芍药芩,黄柏椿皮香附行,

滋阴清热能固经,阴虚血热崩漏停。

易黄汤

易黄山药与芡实,白果黄柏车前子,

固肾清热又祛湿,肾虚湿热带下止。

中药(2)

十一、固涩剂+中药(2)

相关文章

  • 十一、固涩剂+中药(2)

    记住一句话:由表及里,自上而下。 (表→肺→肠→肾、精→经、带) 1、固表止汗 牡蛎散 牡蛎散内用黄芪,麻黄根与小...

  • 固涩剂

  • 固涩剂

  • 涩剂

    [完素说]滑则气脱,如滑精、大小便不禁,必须要用涩剂来收敛。[从正说]盗汗不止,用麻黄根、防风以涩。滑精不止、用豆...

  • 方剂汤头歌诀(第十一章)

    固涩剂 牡蛎散 牡蛎散内用黄芪,麻黄根与小麦齐。 益气固表又敛阴,体虚自汗盗汗宜。 九仙散 九仙散用乌梅参,桔梗桑...

  • 膀胱经收敛类中药材——自渡子

    归入人体膀胱经的收敛类中药材 (2类/2味) 《敛肺涩肠》类收敛中药材(1味)——盘龙七。 《收敛止血》类收敛中药...

  • 共享笔记本(86)收涩药

    收涩药 收涩药的概念: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各种滑脱病证的药物,称为收涩药,又称固涩药。 本类药物味多...

  • 中医名方___玉屏风

    玉屏风散为中药名方,被称为中药免疫调节剂。可表虚自汗,易感风邪,亦治虚人腠理不固,也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

  • 中医五味的作用

    中药的五味主要是指酸、苦、甘、辛、咸,它都具有不同的功效。 酸味 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对于身体出现的体虚多汗,肺...

  • 03-12麻黄根(整理)

    《临证药王歌诀》 麻黄根止汗之王,入肺经收涩固疆。 甘平味止汗宜尝,多内服外用适量。 【释义】 中药治疗汗证首选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一、固涩剂+中药(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vo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