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西方哲学史笔记59

读西方哲学史笔记59

作者: 贫僧法号铲屎 | 来源:发表于2020-05-24 19:12 被阅读0次

    朋友们在群里讨论孝这个字,从古至今国人为何如此推崇孝?又为什么越推崇孝,国人越是不孝?

    有人说,古人以孝治国,是为了社会秩序的稳定,这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是符合需要的。辈份低的服从于辈份高的,从侧面巩固了社会地位高的人对低阶人群的统治力,皇家若作为族长的身份出现,被统治者在情感上更容易接受奴役。

    专制统治者对民众在道德上的要求是功利主义的。

    唐书刘子元传中有一个故事,叫作忍痛侍母,刘子元的母亲得了一种疯病,她在吃饭的时候必须要拿鞭子或竹板打人,否则便不吃饭。于是可怜的刘子元让母亲每天痛打自己,经常头破血流。孝史孝经这类古书中相似的事例极多,这些在西方人眼中极其怪诞的事情,在中国人的心里成为了毫无疑问的美德。

    美德与品德之不同,在于一个美字,美德强调美而非德。

    罗素说,浪漫主义运动的特征,总的说来是用审美的标准代替功利的标准。蚯蚓有益,可是不美丽,老虎倒美,却不是有益的东西。

    每天被母亲痛打对儿子而言显然是无益的,无论这个故事是否虚抅,作者与其宣扬者无非是在推崇一种审美观,即对权威的无条件服从恭顺使社会更有秩序,这种秩序儒家文化中最崇高的美。

    浪漫主义唯一的出发点是人类的原始情感,因此从任何一种感情都足以推理出一些真理。浪漫主义者可以反对社会的束缚,也可以反对习俗,反对人性的束缚。比如对母亲的热爱可以使人变成无视疼痛的受虐狂,而对族长和族群的热爱也可以使人无视良知和羞耻感。

    可怪罪的倒不是浪漫主义者的心理,而是他们的价值标准。他们赞赏强烈的炽情,不管是哪一类的,也不问它的社会后果如何。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斥着浪漫主义者,我只要说一些口号,各位便会觉得耳熟能详。比如,宁可大陆不长草,也要收复钓鱼岛。宁要SH主义草,不要ZB主义苗。又比如著名的希TL口号,不要黄油要大炮。

    浪漫主义先驱者卢梭改奉新教后曾言,我不能假装不知道我就要做的神圣行为其实是盗贼行为,似乎这个一向以自我情感代替道德的人,有一丝醒悟。

    那些动不动就高喊着为了族群或为了族长可以献出生命投身于消灭敌人的人,无论他们真诚与否,在意识形态上都算是个浪漫主义者。但浪漫主义的力量来自冲动和激情,一如既往地保持言行合一,恐怕不那么容易。

    卢梭敏感而偏执,之后的浪漫主义者遗传了这两点,他热烈的情感告诉他自己坚持的就是真理,然而他的学说却造就了极权主义和H特勒。

    有人说,好象我们越是想追求什么,得到的都是相反的?老子日,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我们反过来看,不昏不乱的国家要什么忠臣,真正和谐的社会也不用强调孝慈。只有充满骗子的地方事事需要智慧,到处缺德国家的才会呼吁讲道德。

    讲忠孝仁义毕竟容易,只要点燃浪漫主义的情感,将权利责任义务规则人性等社会因素进行深刻研究,从而寻找出人类普遍认同的正义,要比浪漫主义难,难很多很多。

    浪漫主义在艺术创作中却又是极好的,艺术欺骗感官,使我们得到愉悦的同时,通常不会使我们去伤害他人。

    如果艺术煽动炽情导致了暴力,那么对艺术中的浪漫主义便也要保持谨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西方哲学史笔记5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wj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