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品味古典的本意

品味古典的本意

作者: 画里木 | 来源:发表于2018-10-10 16:34 被阅读42次

    话说漫画高人蔡志忠收徒,地点选在了少林寺。徒弟梁冬听闻,禁不住咕哝道,那里……不好吧?梁冬的顾虑,蔡志忠自然明白,就对徒弟说,几百年后,少林寺还在,而那些方丈,都没了吧。

    人就是这样,都说眼见为实,可实际上,眼见未必真实,总会有些东西,有人看不见,有人视而不见。即便真实摆在面前,也会见仁见智,各有取舍,这取舍之道,就是见识。如今的少林,究竟是寺庙,是武馆,还是别的什么,无所谓的,重要的是你想要什么。梁冬拜师,所求是见人见物的本领,师傅心领神会,一座少林,就将徒弟的本心与寺庙的本意打通,了不起!

    今人读古典,以古典为师,不如从本意开始。

    两千年前的老子是这样说的,信言不美,背后的道理往往是干巴巴的无趣,怎么办呢?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要遵循背后的道理,见常人所不见,为常人所不为,事常人所不事,正因为常人不感兴趣,更应当有人去做啊!

    这个道理并不复杂,学者大约都知道的。与古时不同,如今的学者太多,满大街都是文化人。所以,他们谈论古典,为了有趣,或是其它的原因,会参杂很多的私货。若听众不能参透这层意思,在那里傻呵呵地听下去,就可能张冠李戴,以今人的语境去评判历史,以此时的感受去褒贬故人,以专家的见解去误会古典,如此,听众的本心与古典的本意,两样都丢掉了。

    进入古人的语境,才能体会古典当时的意思。

    就拿经典来说,今人以为四书五经就是经典。如果从古人的语境来看,这个论断即使不算错,至少不够严谨。在民国以前,经典包括经学和典籍两部分,其中经学是朝廷的金科玉律,典籍则类似于参考书。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的事,由朱熹整理。康熙对牛人朱熹的评价很高,“集大成而续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他认为,当年的儒学即将失传,因为朱熹才得以重生。在南宋以后,四书五经才作为朝廷正统,延续元明清三代。而此时的论语,还是不是孔子的意思,就很难说了。董仲舒的情形与此相似,三言两语难以说明白。汉代以前,经典就是学术,可以随意讨论,所以有百家争鸣。孔子自称述而不作,其实他是既述且作,“春秋笔法”就是见证,也有人称之微言大义,这显然是漂亮话。当然,与常人的褒贬故人不同,孔子要建立自己的话语逻辑,岂能述而不作?所以,谈论经典,必须和历史对上号,进入此时此地,接通此人此事,经典才会鲜活起来。当读者感叹道——原来如此!差不多就快要读通了。

    进入古人的语境,与作者促膝而坐,才有可能相谈甚欢。

    庄子说,井蛙不必与之谈海,因为空间不对;夏虫不必与之谈冰,因为时间不对。这话并不中听,却是话糙理不糙。时空对上,才可以促膝而坐,继而侃侃相谈。比如孔子听说,有人宁与老虎为伴,也不愿与恶吏相向,便脱口而出:苛政猛于虎也。“猛”字是正话反说,孔子的嘲讽很文雅。后来鲁迅再谈“吃人”,他是咬着牙骂的。吃人何必要猛,悄无声息就吃下去了,非要说有什么不同,一个吃饱了会停下,一个会不停地吃!此刻,两人的语境是相通的。由此看来,都说鲁迅反对孔教,他反对孔子吗?可能要两说。

    品味的过程是一种道,是为味道,没用未必不古典。

    古为今用,其实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具体的用,一个是心神的用。具体的用是要得实惠,心神的用是要得熏陶。常人喜欢实惠,往往只在意前者,却不知,没有熏陶,何以传承?所谓文化之魂,说的就是心神,这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绪,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人之所以魂不守舍,是因为心神寄托于抓得住的实惠,却忘记了生活原有的味道。在古典中求实惠,并没有错,然而世道变迁,时间已经做出了选择,谁都不傻,能得到实惠的东西,何以会丢掉?

    品味古典,不如像品味美食,不为果腹,而为其中之味。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朱熹的古为今用,所谓存天理而灭人欲,他要的是实惠还是心神,不是一下子就说得清的。作为扭转乾坤的人物,朱熹似乎是两样都要。不妨设想,他为何这样做?这样一问,朱熹的味道就来了。由此看来,品味之道,其意深远,或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味古典的本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xm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