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公住院,所以说每天都要跑医院,也看到了很多病人和家属的 种种。说说我的感受吧,不同人住院能反应出不同的问题,和我公公同病床的有四个人,这是四个人不同的背景,她们的家属表现出来的感觉就不一样啦。第一是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她因为上山采摘杨梅不小心摔倒,导致右小腿骨折,需要住院手术,在她住院期间看护她的只有她的一个儿子,听我公公说她有好几个儿女,我就好奇为何只有儿子一人呢?后来听公公说才知道:因为之前这个老人家土地拆迁款一共有十几万,结果都是这个儿子拿了,其他的儿女都没有拿到,所以现在老人生病住院,其他人就不想过来照顾她了,只能是这个拿了钱的儿子了。这么说真的是很现实,但是从仁孝层面来看,其他儿女来照顾她也是应该的,因为她是TA 们共同的母亲,但是其他人就没有想这个,只想到我们有没有拿到你的拆迁款,凭什么我们也要来照顾你呢?其实这个是思想问题。第二个是一个四十多岁外省在我们这边工厂开车的司机,不小心被叉车撞到了,导致腰部骨折,手部骨折需要手术治疗,费用需要11万,只有钱到账了才能手术,因为是在工作地区和工作时间出意外的,所以这些由老板这边负责,他老板一下子拿不出11万,结果自己还要先垫钱手术,同时不是本地的,全程也只有他老婆照顾到,天天也只能吃外面的快餐,家里有两个孩子也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了。第三个是一个60多岁的老人,他的子女和老婆都有过来轮流照顾他,算是还可以的一个了。最后一个是一名人事局退休的退伍军人啦,他就不一样了,75岁,有1个儿子和2个女儿都是在单位上班,他住院,是儿子和两个女婿轮流照顾他,他算是其中最幸福的一个了。还有今天再去给公公办理出院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中年妇女坐在地上哭着打电话,看着感觉挺难受的。医院这个地方,可以反映很多的问题。第一是不同阶层的人看病住院需要承受的风险是不一样的,有钱的生病没什么,就是花钱,没钱的生病就是大事,真的对于他们来说是很痛苦的。第二可以反映出家庭关系,以及文化水平不同的病人,他们家属体现出来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对病人的态度也是不同的。第三是病人自己看待生病的不同体验。总之一句话:有钱你可以有抵御风险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