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老公的影响下,读起了一本打工出身作家的书《飘在东莞十八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因为广东沿海城市快速发展,建起了大量的工厂,制造业急需大规模的劳务力量输入,因此引发中国内地人员南下打工的热潮。许多或因成绩落榜或因家庭经济困难或想出去闯荡世界的年轻女子,纷纷争取这个劳务输出的机会,来到梦想中认为繁荣昌盛的城市。
作者是一个江西人,凭着自己的能力获得了到东莞打工的名额(县劳务局限定人数),伴着一路欢声笑语来到梦想中的城市,却发现工厂周边看起来与家乡一般破旧落后。不少同乡女孩萌生退意,有些直接就坐返程车辆回了老家,有些坚持不久也回去了。作者抱着一定要干出一些成绩来的决心,留在了东莞。
就算做流水线的员工,就算每天上班时间已经占去了十几个小时(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洗漱去上班,晚上九点多甚至更晚才下班),她也始终怀着一颗热爱文学写作的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吵吵嚷嚷拥挤的饭堂写作,在刷刷刷流着水的水池边写作,在厕所里借着微弱的灯光写作……每天记录自己的心情、重复又琐碎事情、身边的人和事、遥远的梦想和亲人。
就这样,她在写作中发现自己的笔迹越来越好看,自己的文章越来越流畅,她的文学素养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她先写散文,再学写诗,嗜书如命,写作成狂,一步步褪去了初中毕业生的青葱稚嫩,逐渐成为流水线上一颗闪烁的明珠,再也让人无法轻视她的存在。
因为主动上进,同时因为对高薪水的追求,她迅速领会很多东西,很快就被提拔到车间小组长之类的管理岗位,虽然最终她因为觉得夹在上司与下属之间难做人而放弃了这个工作,但她因此学会了管理,这些能力被她在后面给某厂办理厂报、鼓励员工写作、给试图罢工的新员工培训与组织节日文艺晚会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出来。
这十八年中,她遇到了很多有故事的同乡人,她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文学爱好者,她与那些带着鲜明特点的人成了亲密的朋友,她把她们的故事记录在了人生轨迹中,即使以后她与她们失去了联络,但她仍怀念那段有她们陪伴的岁月,仍渴望再与她们相见。
因为家人的封建旧俗,她注定被许配给一个没有血亲关系的表哥为妻,在打工几年后她也没有多想就嫁给了这个老实憨厚的表哥。偏偏在结婚以后又因为文学的缘故遇到了情投意合的一份爱情,但她因为责任因为承诺,没有踏出婚姻的篱笆,像自己想了无数次那样地与爱人奔赴天涯……后来她听闻,对方始终一个人,不辞而别去了远方。心很痛,但仍然不愿卸下责任,只能把这份回忆与感情深藏。
她能在九十年代的时候把自己的文学作品与七千多块存款毫无顾忌地寄付给了北京的出版社,不负所望地盼来了自己的诗集《漂流花季》,看着它被迅速销售一空,自己成为红透半边天的打工作家,被关注被采访被崇拜被羡慕。她也能在成名之后,销声匿迹回归家庭养育子女,然后还能因为追求自己的梦想又一次跑到南国从头再来。
这个奇女子,吸引了我读这本书,还没读完,读完再补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