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春来早,看,就在那绿葱葱的草木花蕊里。
说实话,尽管小时候也在农村生活过,但生长生活在平原上的我并不认得太多野草野花。 如今来到了岭南,也就见识了岭南的草药多,尤其是罗浮山下。在岭南亲戚家,经常跟着亲戚去乡下山中闲逛,倒也认识了一些本草里描写过的药草香木。
这几天溜达在田间地头的边角处,经常看到一种不太起眼的青草,很好奇它的通身都披着一层淡淡的白绒毛。其叶片细长,不过它开花的样子小巧而可爱,淡淡的黄色,不过若不是特意去关注,大概是没人会去欣赏它小小的花柱的。
好奇之心采下一株带回去,阿姨用客家普通话说是清明菜。而之所以这样称呼,就是因为当地人们多在清明前后采摘食用嫩茎,嫩乎乎的最是新鲜可食。尤其是做出来的清明粑具有一种特殊的香气,很是受人喜爱。
后来翻阅书籍,才识得这清明菜,为菊科鼠曲草。作为一种田间地头的野生小草,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以内服外用,具有降低血压、止咳化痰、滋阴补气、消渴解暑、凉血解毒和杀菌消炎等功效。一般长在田间地头、山脚坡边,多在清明后大量地开花,这个时候的茎叶大多变老,不好再食。
我也记起,曾经在市场也看到了这种野菜,大概时间也是在清明前,那是一个客家阿姨在市场门口摆着,她说老家人专门从乡下采摘来的,就是让人想着这口时令性的食材。
也想起了客家朋友过节回乡,也会从老家带回来做好的清明菜团,分享给我们。有做好煎好的带上来热一下就能吃的蒸粑或煎粑,也有糯米粉和好的生胚子,想吃蒸的或煎的,自己再加工一下。绿绿的光面是取其汤汁加工而成,有些粗糙还带着菜叶的就是把嫩芽叶切碎放进了糯米粉和面而成,吃起来带有一股更浓郁的清香味道。
不过,这些野草也还在萌芽状态,看着它们盎然生机和活力,总觉的不太适合采摘,所以暂时欣赏一下也不错,但愿清明前后我能再次遇见它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