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诞在《奇葩说》里曾经说过:“我们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怎么培养自己获得这种延迟满足的能力”
网上的解释,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 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下班躺在沙发上,刷视频,一刷就刷了几个小时,看着电脑上的空白文档,脑海里闪过那么一点愧疚,可很快又给视频的内容画面吸引住了,控制不了自己的头脑,自己的眼睛,任由它们不停的做着对工作无益甚至影响工作的事。
不知道你有没这样过:
想玩一会游戏放松一下,却玩到爱不释手想着吃一会东西就去运动,吃着吃着就忘了时间想看一会电视,看着看着就到了深夜二点想认真的看会书,写会字,没两分钟就放弃了
我一直以为这是因为意志力差所造成的,直到我读了《精进》这本书,我发现事实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为什么玩游戏,刷手机就停不下来,一看书写字就集中不了精神?因为前者能够即刻满足你的需求,能让你立刻感到开心,兴奋等。而后者的收获,并没有那么快能呈现出来,有时候坚持了很久很久也没有成果。
认真的想一想,同样是看视频,看新闻的话,可能看一会就不想看了,但是刷生活类的,搞笑类视频的话,就一直停不下手来。因为新闻的视频一般都是比较严谨,没有什么趣味性,满足不了大家好奇的感觉。
但是类似于网上的短视频,有搞笑的,有科普的,有动物的,有植物的,有吃东西的,有工作的,各种各样的视频,有见过的,有没见过的,不仅搞笑,还能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而且这种满足感不用等待,只要你一直刷这种满足感就能持续,根本停都停不下来
采铜在《精进》这本书里讲到,因为大多数人只在乎满足当下的感受,忽略长远的利益,不懂的把握时间做对自己最有利的事
分析一件事值不值得做,可以从两个方面的维度去评估:
一,这件事当下给我的收益,这个收益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称为“收益值”
二,收益随着时间的变化衰退的程度,成为“半衰期”,半衰期越长,影响越持久。
根据两个维度,可以分为四大类事件: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
为什么打游戏会如此吸引人呢?因为它能够立刻满足我们的情感需求,是属于高收益值的东西。
为什么我们不提倡长期打游戏呢?因为游戏只是一时满足了我们的情感需求,一旦游戏结束,影响就会消失,并且打游戏对于不是游戏从业的我们来说并没有实际的收益和帮助,属于半衰期比较短的事件。
为什么我们不愿意读书,或者读书的时间坚持不长呢?
因为读书并没有立刻有收获的,是需要实践才能有结果,而这个结果需要时间,并不是立刻就能满足当下的需求,所以人们选择放弃。
在生活中,我们要把目光放远一点,做对长期目标有益的事,多做半衰期长的事件,少做与目标不一致的短半衰期事件。
那怎么做呢?
①确定目标,并且把目标清晰的描述出来
目标是导航,有了目标,方向才不会偏差。
把目标清晰的描述出来,把它具体化到每天可以实施的事。
比如,我定了一个目标,考研。大的目标是考研,把目标具体化的意思是,为了考研这件事我需要做什么,怎么去学习。而具体到每天可以执行的事就是,每天我得看多少书,复习多少个资料,完成多少练习。
把这些目标具体到了每天的行动,每天就不会迷茫,就不会为了当下的的利益而放弃了自己的目标
②立马行动。
把目标想了一万遍,不去做的话还是什么也得不到。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虔诚的人,天天求神拜佛,求保佑买彩票能中奖。
求了几十年,他一次也没有中过。有人问佛祖,为什么不能让这位虔诚的人中一次奖呢?佛祖说,我也想让他中奖啊,问题是他得先去买一注彩票啊。
无论怎么努力,怎么想,不去行动的话,最后都有的事都只能是梦想,是在梦里想象的事,永远都不会实现在现实生活中。
③先完成一个小目标,形成正向反馈,再去做大的目标。
有时候,目标太远大,需要用一生的努力才能实现。这样的话,会容易让一个人看不到希望而放弃。最好的办法是,先实现这个目标中的其中一个小目标,形成正向的反馈,让自己在这样的小满足中,不断的增加自己的信心和能力,直到实现最后的目标
比如,我的目标是想成为一名作家,出书。
成为一名作家,首先的是会写文章。我的小目标是,写出一篇篇优秀的文章,让大家喜爱,把自己宣传出去。文章多人阅读,多人喜欢,多人反馈,我就能从这些反馈和喜好中出发,不断的磨练自己的技能,这样的话,写书和出书成功的可能性才能更高
④多读书,特别是经典的书。提升自己,控制诱惑
读书是提升能力的最直接,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而经典书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能够经历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够切实解决实际的问题。
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能力,比如,逻辑思考能力,执行力
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眼界,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自己坚定自己的目标和兴趣,专注做自己的事情,抵住外界的诱惑。
半衰期短的事,因为它能够快速的满足我们当下的需求,形成了正向的反馈。但短半衰期的事没有考虑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志向。
作家大岩俊之,每年读300本书以上,不断的总结读书方法和经验,最后帮助他成功的实现了他成为讲师的梦想。
⑤延迟满足感,做长半衰期的事件,对以后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设计了一个名叫的“棉花糖”实验 。这个实验是这样的:
在一间幼儿园里,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带他们去小教室里坐15分钟。在桌子上的托盘里,摆放着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饼干棒。
研究员制定了这样几条规则,开始了测试:
孩子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但没有奖励。
如果能够等研究人员回来再吃,会额外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
实验的结果是:只有约百分之三十的孩子成功等到实验者返回。
研究追踪发现,孩子们的学业成绩与他们等待棉花糖的能力有关。那些擅长等待的孩子,成绩不错,未来的职业发展更容易成功
有自我意识的孩子更有耐性,从而更擅长推迟享受。
依据这种等待中展现的自我控制能力,米歇尔教授提出了“延迟满足。”延迟满足的人,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即自控力更强。
延迟满足让我们暂时规避了诸多诱惑的打扰,从而更容易掌控自己的人生。
成功的人总是在某一方面优于常人,能够做到非常自律,控制自己的欲望,延迟满足感,做对自己目标有帮助的长半衰期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