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看见》这本书很多次了,当然只看到封面,封面上,柴静和几个老人孩子坐在一起,拉家常。又是记者深入民间,体察百姓疾苦的纪实录。
在心里搁置了很久,因为写《活着》读后感提到了《看见》,以为一路,心里不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都没看过,怎么能妄加评论?
于是我花两个晚上的时间看完了《看见》,它甚至还没上过我微信读书的书架,我已经细细咂磨完了,心里非常震撼。书里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新闻事件中人的尊重,是现时很多新闻里没有的。
双城孩子们情感纠纷的问题,真实全面反映了孩子们内心极为纤细隐密的心理变化,又极大地尊重了他们的隐私。有些在父母看来认为孩子不懂,不重要的小事,却是击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对待孩子不仅是“吃好的,穿好的。”更要注重和他们的沟通交流。孩子处于懵懂青春期,初次遭遇情感的困惑,未经世事的他们或许比大人更看重情感,而忽视生命。
药家鑫事件过去很久了,对于看客来说那只是一个热点,很少人去关心事情的经过及当事人的成长和心理状况。我看完后心里觉得非常可惜,又是一个家庭教育失败的案例。父母严厉地对待孩子,孩子在外和别的小朋友打架,不管是谁的错,都责骂自己的孩子,自以为严管了,实际却没有给孩子以公平对待。这样的事只要一次,就会让孩子形成懦弱退缩的性格。
我不明白药家鑫父母为什么总是骂儿子给他们惹事添麻烦。觉得药家鑫一直活在阴影中,学习练琴都是父母安排,不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已经找不到生活的乐趣,虽然他已经很成功了。他所要做的就是努力赢得父母的认同,不给他们“添麻烦。”连临终前想要捐眼角膜的念头也因为父亲的否定打消了。“好,我听你的。”这是他最后一句话。他似乎觉得自己的死也是好的,因为不会再给父母“添麻烦”。他的父母却从来没有体会过儿子的内心世界。
可见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平等沟通有多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