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们都会刷朋友圈。
百度一下就会知道,微信朋友圈出现于2012年4月,而截止到2015年初,微信已经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
据统计,每个月微信的活跃用户接近6亿!
无论是暴晒党还是资深潜水,浏览朋友圈一定肯定以及必定是每一个用户使用微信时最大的乐趣!
每天我们都能在朋友圈里看见各种晒:晒美食、晒自拍、晒心情、晒旅游、晒娃、晒工作、晒业绩、晒厨艺、晒手工、晒恩爱……
难怪有人浏览个朋友圈就能找到皇帝批阅奏折的赶脚,简直就是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运畴帷幄,决胜千里啊!
然而,你确定看懂了你的朋友圈吗?
仔细回想一下,其实我们在朋友圈里看到的,只是我们想看的,或者说是我们希望自己看到的,除此之外的一切,对于我们不过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自动屏蔽了。
举个栗子。
某一天,我在朋友圈里看见这么一段鸡汤文字,恰好符合那一刻我的心情,于是转发之:
“活着就是胜利,挣钱只是游戏,健康才是目的,快乐才是真谛”云云……
然后,配了一张我们一家三口在海滩拍的照片,点击发送。
随后,我收到点赞若干,及以下几类评论:
“是呀!珍惜每一天,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珍惜balabala……”
——该朋友有续写鸡汤的愿望和能力。
“多么令人羡慕的一家人!”
——该朋友没有流于文字表面,而是深刻地领会了图意。
“这是去哪儿了?我怎么看见大海了?”
——恭喜你,看对了!是哪儿你猜。
“看看你儿子,大长腿的潜质啊!”
——已经有朋友开始注意更多细节了。
“照片拍得不错,是单反吧?花了多少银子?”
——原来你这么看……
……
我的朋友圈人数很少,假设有更多的人,一定会有更多让人脑洞大开的评论。
仔细琢磨这些评论,就会有一个发现:面对同样的一段文字外加一张图片,每一条评论都象一面镜子,照出了评论者内心的所思所求。
正所谓“缺什么补什么”。
有人真的需要鸡汤励一下志;有人渴望家庭的温暖;有人关心孩子长得够不够茁壮;有人盼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有人这段时间正在打听单反的行情……
真是“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呀,人人都有自己的解读!
了解了这个秘密,你就可以循着每一条评论留下的蛛丝马迹,去探寻评论者最隐密的内心世界了。
怎么样?已经迫不及待要去翻朋友圈了吧?
或者,你开始怀疑,作为评论者或被评论者,是否在不经意中已经暴露了太多?
其实倒也不必担心,既使我们的内心世界已然大白于天下,于众目睽睽之中,围观者依然只是看到了他想看到的而已,那并不是真正的、完整的我们。
同理,当我们试图对别人的行为或内心进行解读的时候,往往也是片面的,得出的结论也只是我们想看到的结论,而并非真相,最多只是接近真相。
正如张德芬那句话: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所以,朋友圈尽管发,评论尽管发。
假如我们开心,就昭告天下;
假如我们不开心,说出来让别人开心开心,又有何不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