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杰《饥饿的盛世》,是足以让人手不释卷的。虽然从史实的角度,有些地方的内容有待商榷,但作为一口警钟,理应时刻高悬头顶,每当我们“忘乎所以”时,重重敲响。
康雍乾三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几个“盛世”之一。作者却明褒实贬,把集权专制、好大喜功的乾隆帝批的淋漓尽致,却又处处“有据可查”,无力辩驳。
乾隆朝极盛之时,其GDP总量世界第一,差不多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一,比今天的美国占比还要大。人口总量也达到了顶峰,达到近3亿人,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地大物博国强。但为什么作者要用“饥饿的盛世”来形容乾隆朝,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国富民穷”,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专治集权的巅峰;
我们总说,封建社会2000年。其实,真正的分封建制在秦以后就逐渐式微,逐渐向集权演化,并不断加剧。
满清作为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以“外来者”的姿态入主中原,可以说,将集权推向了巅峰。有清以来,权贵、内臣、外戚一一被摆平,到了乾隆朝,因为皇帝的才干和精力,能够丝毫挑战皇权的,都被一一打压。尤其是乾隆对朋党的警惕,让官员们人人自危,互相检举揭发妄图拉拢自己的人。
如果说唐宋政治还有点像股份公司,清代则完全变成了家族企业,老板一人说了算。官场完全奴才化,满朝奴才,官员的独立人格都没有了,还哪来的权力制约。
没有束缚和制约的皇权,就像一只饿虎,随时可以扑向羊群,而羊群甚至连“强烈谴责”的权利都没有。
二是思想控制的手段;
乾隆前期,对许多雍正朝“因言获罪”的官员大加宽恕。但是到了乾隆13年以后,更为残酷的“文字狱”频频出现。儒学气节荡然无存,“官员需要对仅仅高一个级别的上司下跪,并且被上司打屁股。”中华民族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没有了,我们的气节和脊梁骨,乾隆剥的一干二净。
除了“文字狱”,乾隆还改编了很多“样板戏”。凡是涉及到老百姓造反的、少数民族的戏曲,纷纷被取缔。允许演出的戏曲,只能是“又红又专”乾隆本人甚至亲自操刀,改编了很多戏曲。
三是层层盘剥的官场;
乾隆前期,吏治井然。但到了中后期,因为清代的财政制度限制,皇帝不能动用国库的钱财办私事,于是,胃口巨大的皇帝本人开始公然索贿。
写信给广州官员,索要“西洋器物”,还能解释说皇帝对科技充满好奇。和珅发明的“议罪银”制度,则给各级官员公开行贿提供了“制度基础”。
有官员甚至为了给皇帝行贿,说自己昨晚读书,不小心趴在“圣卷”上睡着了,罪该万死,于是自罚4万辆“廉俸”。乾隆不仅笑纳,还不好意思地说,没那么严重,罚2万辆就够了。丝毫不追究官员哪来的4万两白银的“合法收入”。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一层层的传导,导致了甘肃贪污窝案,甚至连负责去甘肃抄家的大臣,都不忘在“抄家”过程中偷梁换柱,要不是皇帝惦记着贪官家里的“一对花瓶”,恐怕就要被蒙混过关了。
这些钱,归根结底,都是这些基层官员从老百姓那里盘剥来的,都是血汗钱。
四是井底之蛙的眼界。
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不知道”,而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当马嘎尔尼使团来华时,乾隆皇帝表现出的“傲慢与偏见”,其实说白了,就是不知道自己对于外部世界的无知。其时,英国人带来的迫击炮、连发枪以及更为先进的马车和军舰模型等,被乾隆皇帝直接锁到了仓库,一直到“60年后八国联军攻破北京”。
乾隆帝以为,“红毛子”带来的都是些奇技淫巧,儿童玩具!其实,如果当时中国能够抓住机会,60年的时间,足够我们避免落后和挨打。而我们却选择了把头深深埋进沙子里,做起了“天朝上国”“前年未有之盛世”的美梦,知道60年后炮声隆隆。
最后这张图,转自知乎,名为“历史的真相”。其实,这些只是历史的表象,历史的真相是:从来就没有什么盛世,当我们听到“盛世”一词时,一定要警惕马屁连连和自吹自擂。这个世界的正确逻辑,从来都是民富国强,任何想把这四个字调转顺序的,也都是妄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