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奶奶说,小时候的我特别能哭。别的小孩只要背着,就能安静地睡。我则哭声响彻整个村庄,怎么哄都无效。我奶奶背着我去干活,常常从村头哭到村尾,直哭到我自己累了才睡着。
长大后的我依然爱哭,但开始会因为哭而自责,以为哭是不好的。但为什么哭是不好的呢?自己从未去怀疑这样的观念。既然为自己而哭不好,会让自己自责,那就为别人哭吧,所以喜欢看文字。那些触动过我的文字,让我流过泪的文字,多年之后发现,也许正是那些文字,才让今天的我依然对人的情感如此敏感。是眼泪洗涤了我的心灵,让我的心依然如此灵动。
因为阅读,我的认知发生了转变。突然有一天,发现原来哭不仅无害,而且哭是可以帮助人释放和调节内在,从而让积压的情绪流淌出来。
我开始接纳自己的哭,然后我真的发现,每次哭完,身体的感受真的很不一样,会感到有种活力在身体里流淌。而当我能接纳自己的哭时,我也更能容许孩子的哭闹,因为我知道那是他们的需要,他们内在有一些自我无法消化的情绪需要流淌出来。
孩子的大哭大闹,在得到允许与接纳之后,你也真的会发现,情绪之后的孩子是如此地宁静与平和。
而作为成人,我们似乎很难能在另一个人面前,让自己的情绪倾泻而出,因为很少人能面对他人的情绪时保持倾听,不评判的态度。
安慰、给建议、分析,这些都无法疗愈一个人的情绪,而人又太习惯那样做,简直情不自禁。我们总觉得,看到他人如此难受,我似乎应该为他做点什么,似乎应该帮帮他。其实如果我们能保持接纳与容许,保持专注的倾听,就是对他人最好的帮助。
放下自我去倾听,然后看到对方的需要,这真的太难了!
为此,我忍不住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虽然我知道可能看的人不多,或许有人会进来浏览一下,也不一定会去实践,但我依然想写下来,或许真的能帮到一个人也说不定。
当你内心有强烈的情绪时,这个时候的人脑,特别喜欢做一件事儿,就是围绕这些情绪,不断去编故事,产生更多的念头,然后免不了会出现自我抨击,然后恶性循环!
此时,你不防放下所有,取出纸笔,就像你面前坐着一个最了解你的人一样,把你的想法、念头写下来,告诉他。然后这个最了解你的他再回复你的念头和想法。
就像我发表的《婆婆,你是我的课题(1)》一样,看似我跟婆婆的对话,实则是我跟自己的对话。我发现当内在那个有情绪的我被理解了之后,很微妙的东西出现了,我放下了愧疚,也不再对婆婆耿耿于怀。
我想,当内在的自我和解之后,外在的关系也是会发生改变的。既然知己难求,不如先做一个最懂自己的人。
把自己遇到的不满、伤心、气愤……所有所谓负面的情绪,写出来,说给自己听。然后再不带评判地、温和的、接纳的回复你的情绪。当你感到被深深地接纳时,或许你会想哭一顿,那就尽情哭吧。请相信,哭完你会感到更有活力。
写下来,将更了解我们自己的需要,也会更了解自己。当我们能不带评判地去理解自己的需要,自我疗愈便发生了。对自己和善,然后开始能对他人和善。生而为人,我们有着共同的基本需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