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发展强项的问题,又看到塔莎奶奶的人生经历。从小,她就不喜欢上流社会的生活,却喜欢宁静的乡村。为了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她不惜从学校退学,在乡村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和绘画能力。最终,她在六十多岁的时候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在乡村自耕自作,并拥有了一座美丽的花园。
一个人,倘若知道自己喜欢过什么样的生活,才能无所畏惧地生活下去,才能克服掉人生中的那些困难、苦难与他人的闲言碎语。也许有人觉得,同学在大城市买车买房是值得羡慕的,我却觉得能通过努力,自给自足,在乡村打造出一片自己的花园,那才是值得羡慕的。最好的房子不是很贵的房子,而是一栋美丽的房子。我不喜欢大城市的繁华,也不喜欢上流社会的生活,更不喜欢那些虚浮的氛围,它们会使我感到不自在。人们对那样的生活趋之若鹜,我却避之不及。
我喜欢摘果子、种菜、捞小鱼小虾、养动物、在草地的捉虫子、用美丽的文字和图画把那些美好的东西表达出来……花草树木、蛇虫鸟兽,都是我想要的好伙伴。能自由自在地说话、做事,穿着轻便的服装和鞋子在山上走,可比被高跟鞋和丝袜短裙束缚着更好。所以,一毕业我就从大城市逃离,因为我根本不想过那种无趣的生活。为什么在大城市有车有房就好?为什么生活在小地方,拥有最美的风景就是不好?
我像塔莎奶奶一样喜欢艺术、喜欢大自然、喜欢美丽的风景、喜欢自给自足的生活。学习园林,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实现打造一个“有昆虫和动物栖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园子的理想,那是我童年时期的精神家园,却因急功近利的城市美化运动而失去的精神家园。我按着自己的理想选择了专业,却大失所望——北京容不下这样的园林景观,追求高大上的城市容不下这样的园林景观,害怕虫子的人们也容不下这样的园林景观。我的家乡还有美丽的风景,还有尚未被人性的虚荣破坏掉的风景。如今,社会的价值观改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正在普及,或许这样的园子在未来是可能实现的。
我不喜欢世俗,却向往着安宁的田园,向往着美丽的花朵、宁静的大森林、自由自在的生活氛围和清新的空气。为什么人们要去追求那些拥堵、那些高效率快节奏带来的疲惫、那些虚伪的话语和让人不自由的妆容?我不明白。为什么那样的生活就是好的,其它的生活就是不好的?我不明白。
我只想自由自在地活在我的生活里,用果子和摘来的东西做好吃的、饲养一些动物、去小河里捞鱼虾、去山上摘野果……若是更美好一点,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园子,再自己创作美丽的图画和风景。唯独,我不想活在所谓上流社会可怕的氛围里,被那些人类称为名牌的东西包裹着,失去自由。
这几年,我在家里读书、画画、做菜、自己种植蔬菜,自己做果冻和冰棍,自己研究各式各样的佳肴,自己到屋外摘来竹笋煮汤,感到非常幸福。我想追求生活的美与诗意,我想追求属于我的那种生活,而不是别人认为你应该去过的生活。虽然哪里都不是净土,人却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创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