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是重视结果、关注数据的一个现实机体。
自然而然,很多能够直接产出数据、带来业绩、带来收入的部门,在企业里面的地位就高一些,有的时候也会横着走。
有直接产出的部门,自然也会有支持服务的部门来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
但是很常见的,这些支持服务类的部门因为工作性质的缘故,无法产生最直接、最显性化的收入,而且每做一件事很可能就是要“钱钱钱”的支持,自然而然就不太敢嚣张,本本分分地做好服务就好。
2、
为了用“数据”、“结果”说话,争取主动权,后勤部门也会特别关注“数据”。
比如,
培训的年终总结,经常会写培训了多少人,做了多少场培训,满意度多少……
行政的年终总结,也经常会写管理了多少文件、修缮了多少东西、服务了多少人群、满意度多少……
企业文化的年终总结,则会写组织了多少活动、多少类型的主题、运营了公众号有多少文章、阅读量有多少……
……
3、
然后呢?
就没有然后啦?!
就拿培训来说,一场培训/一系列的培训,老板最关注的是柯氏四级评估的第四个层面的评估——作用于业绩的增长是多少?
可能,明白的老板一直坚信培训绝对会对人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是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看得出来的。所以老板一定会很重视培训,然后无条件大笔大笔地投钱。
但实际上,老板们是商业思维一定会不断在提醒他,ROI是多少?我投入那么多,难道就真的看不到产出吗?
4、
更有甚者,有些行政部门,本应该秉持着服务好大家的,全力支持大家工作的。
但最后都变成了监督部门,就差没有成为纪检部了!
我见过M公司的行政部,他们是这么对付“鼠患”的:
他们认为,把食物带进办公桌上使用,然后不及时处理掉,是引发“鼠患”根本原因,所以,每天派人站在门口禁止带进办公桌上食用。
而另外一家公司的行政部,他们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所在,然后做了几次调整和尝试:
首先,他们增加清洁工人巡场的次数,见到桌上有垃圾的,就主动收起来。
实行一段时间后,慢慢地出现了投诉,因为清洁工人不知道如何区分垃圾和其他东西。
期间经过培训等等一系列的尝试之后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垃圾桶太少了!
他们最后增加了垃圾桶的数量,员工自觉扔垃圾的概率大了很多,“鼠患”就小了很多。
这就是行政部门的业绩所在:不是单单布放了多少数量的垃圾桶,而是解决了什么问题,是员工更专注于工作。
绝对不是“这不行”,“那不OK”,“各种禁止”!
5、
“数据”自然要备受关注,但后勤部门的“数据”一定要体现出对业绩有什么帮助!
培训可能提升了人均产能——这就是帮助公司创收。、
行政可能解决了公司停水的时候,花30元买一罐桶装水供大家一起喝,而不是各种温馨提示“要停水1天啦,大家要储备水哦!”可能30元的投入,却解决了员工工作中对于“没水喝的焦虑”,自然而然提升了员工工作中的专注度。
所以,后勤部门应该重视数据,但一定要想想这些数据对公司、对老板、对员工的收益是什么?
否则,别自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