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出现这个问题,跟我有什么关系?
孩子上小学前,会有“学前班”,其实家长还是很有必要上一个“学前班”的,通过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打开一扇窗,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更宝贵的学习,是向生命本身的学习,是在陪伴孩子成长中不断积累和体验出来的;
当我们觉得孩子的某些表现实在不可理喻、让人抓狂、令我们无从“下手”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孩子出现这个问题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以孩子为镜,养育孩子的过程就可以成为妙趣横生、共同寻找和创造新的可能性的过程;
作者举例:一个女孩因为从小缺失安全感,妈妈的情绪不稳定,很少和父母在一起生活被随便丢给其他人看着,被妈妈偷看日记并且当面辱骂小流氓,导致她的心理扭曲变态,甚至喜欢上了解剖,她把解剖小动物时的快感看做是对妈妈的报复,但同时也有一种深深的内疚和自责......
这个极端的案例看起来有些残酷,甚至会有一种竖起汗毛的惊悚感,当回过头再看一看这个女孩,从生命最初到高中再到卫校学习解剖这个阶段,她的内心有着怎样的创伤,是什么样的关键事件使她的人生变得如此痛苦?
2、依恋关系
一个婴儿最初所依赖的、需要去建立稳定关系的人,通常是母亲;
母婴依恋关系建立得好坏,会影响孩子一生的生命品质;
一个安全型的依恋关系首先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家庭关系,其次是母亲的稳定情绪和及时给予孩子回应;
相对应的就是“混乱型依恋”——混乱的养育状态,母亲不稳定的情绪,对孩子的行为没有回复;
有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虽然贫困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养育环境要比福利机构差很多,但仍然有62%的孩子能形成健康的、安全的依恋关系,相反,在福利机构长大的孩子,则有65%会形成混乱型依恋关系;
或许有些父母在看到这些内容,会对自己的养育行为有所反思,认为自己没有做好,遇到了困扰,怎么办?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如果按照“问题本身就是答案”这个逻辑来思考,就会发现许多问题能迎刃而解,比如:曾经我们对孩子大吼大叫,不理解孩子,那么现在知道了背后的逻辑,是不是可以选择一些改变呢?
原来动不动就发火,现在是不是可以控制一下自己发火的次数,减少负面情绪带来的伤害呢?
正如作者所说,父母本身也是需要安全感的,那么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和自己和解,并且不断遇到更好的自己,不也是在构建自己的安全感吗?
还是那句话——想是问题,做是答案,行动才会有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