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开始了第三轮的百天运动打卡,流了汗,喜欢自己运动的感觉。虽然只有十分钟,但给我的是正向反馈,是积极的能量。
老大今天的语文作业是模仿课本写一篇写作,课本里写的是荷花,我建议他写梅花,因为这个时候正是梅花盛开的时候,小区里也有梅花,可以观察一下。于是我带着他俩下楼,去看梅花。路上遇到他的同学和爸爸,同学买了一辆新的自行车,可能正在学骑车,她推着车走,这辆自行车前面有篮筐,后面带一个座位。同学走了后,老大说我那辆车不好看,很丑,老二说我也觉得。我立马批评老大,不可以这样评论别人,每个人的喜好都不一样,你可以说这辆车不是你喜欢的,但你不能说别人的车很丑。老大说我又没有当着他的面说。我说在背后这样说也不可以,如果你当着B同学说A同学不好,万一B同学告诉了A同学,这样A同学也知道了。
老大不说话了,闷着,开始发牢骚,梅花到底在哪里?你不是说这里吗?又没有啊。
我继续挑破他,我知道你不高兴了,妈妈批评了你,只有希望你好的人才愿意批评你。
他说我没有不高兴。
有时,我也觉得,是现在的孩子玻璃心,像个瓷娃娃一样,说不得,骂不得,打不得。还是我需要改变一下说教的方式。
我以前很讨厌妈妈对于我做的事情说三道四,这不好,那不好,太多管教,太多批评指责。
这些教养方式给我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经历了很多事情,到现在快奔四的年龄,我有了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谢谢妈妈不厌其烦地管教我,虽然当时我可能没有听进去,但是现在回想,不知不觉中其实影响了我做事待人接物的。比如勤快,不要偷懒,比如做事不要拖泥带水的,干干脆脆,不留尾巴,不要让别人收拾烂摊子。家里再穷,衣服再破,也要干净。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饭扶着碗,夹菜夹自己身边的……
逆反的时候,妈妈说东,偏往西。
自己有了孩子后,就想不希望太像我小时候,有那么多规矩,给他自由。
可是慢慢发现,没有规矩,没有边界的自由,孩子并不会更好。
孩子被批评,有情绪是正常的,因为没有人喜欢被批评,谁都爱听好听的话,赞美的话。
不要怕孩子有情绪,只想孩子快快乐乐的,就不去纠正他的错误。
如果他是生长在野外,有那个环境,他可以按着自己的意志自由生长,不会影响他人。但他不是,他要在一个群体中生存,就像小区里的一棵树,不去修剪,可能占了旁边树的空间,可能挡了道。
该说的,该教的,要尽我的责任,但是可以换一种方式,尽量启发式提问,而不是劈头盖脸的指责。引导他去换位思考,假如是你,有人这样说你的自行车,你是什么感受。
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他带入相同的情境中,或许他才能产生同理心。
我小时候不喜欢生硬的说教和大道理,每个孩子都是这样。
我也要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老大,我又是什么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