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798460/f9386c821727352e.jpg)
今天,有几位远方同学的家长给孩子请假。有的是孩子生了比较严重的病,有的是家里有事。也有些坦诚得可爱的家长,说,孩子要期中考试了,时间紧张,想给孩子请两堂课的假,好好复习。
孩子实在是生病,家里实在有特殊情况的,另当别论,对于要给孩子请假复习的,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条劈波斩浪的航船。家长要帮助孩子成为勇于拼搏又淡定从容的舵手,而不能让他们平时随波逐流,关键时候方寸大乱。
首先要正确看待每一次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我们说不能不重视每一次考试,但是又不能过于重视每一次考试。"输不起"的心态是最要不得的。
正常来讲,考试就应该是对每一个阶段学习状况的检测。可事实上有许多考试已经变了味儿,一个期中或者是期末考试,左复习又复习,左押题右押题——压作文题押阅读等大题,一到考试前,学生就要废寝忘食地"背题"。学的是一片海,而磨叽的就是那几道湾。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许多"听话"的孩子在小学阶段乃至初中低年级阶段,给家长的感觉"成绩还不错",可是到了中考的时候便"发挥失常"。其实,哪里是什么发挥失常?十有八九就是"表面功夫"的结果。
我觉得,我们家长要紧张的不应该是一两次的小考成绩,而应该是他平时学习的状态、学习的效果,应该帮助孩子养成学习内容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的习好惯。其实孩子的小学阶段,初中阶段所学的内容真的没有那么多,只要做到段清段结,孩子的知识就会全面,系统而扎实。何苦到考试前"三更灯火五更鸡"呢。
还有这种"顾此失彼"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了,或许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平时轻松甚至懈怠,一到关键时刻就焦头烂额。这样的孩子将来很难成功。
作为一名"六零后",当年的我考上了本科大学,还算是比较优秀吧?回忆当年上学的时候,每次考试前爸爸妈妈催促我好好复习的时候我都说:我都会了,没有什么好复习的了。有了这种心态,几乎每次考试的时候我都感觉很轻松,也因此很少有失误,甚至还经常"超水平"发挥。
说到这里,我联想到历史上的淝水之战。当前秦的百万大军来进攻晋国的消息传至建康时,建康城内人心惶惶,连身经百战的谢玄都惴惴不安,屡次入朝向谢安询问应对的计策。谢安一副平静的样子,胸有成竹地说:“我已经有安排了。”接着,谢安便驾车出去游山玩水,拜访亲朋好友,直到晚上才回来。当晋军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的捷报送到时,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他看完捷报,便放在座位旁,不动声色地继续下棋。客人憋不住问他,谢安淡淡地说:“没什么,孩子们已经打败敌人了。”
这是何等的自信!何等的淡定从容!这场战役打的是何等地完美!我想,"临阵磨枪"绝对出不了这样的结果。
完美之果结在淡定、从容的枝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