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理财思考日记
1999年的太阳谷, 巴菲特在此"驶入雷区"

1999年的太阳谷, 巴菲特在此"驶入雷区"

作者: 佳爷实验室 | 来源:发表于2019-07-18 11:34 被阅读0次

小伙伴们,早上好~

前段时间我们一起共读了格雷厄姆的作品《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通过这本书,我们学习了:

要想投资成功,一靠智商,二靠情商。智商不是聪明,而是正确的思考框架,一个正确合理的思考框架能让自己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情商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自己,让你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避免情绪破坏这个思考框架。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一起来开启一本新书《滚雪球》的共读。

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启第三期的【带你读书】~

1、

这是一本得到巴菲特认可的传记,作者是艾丽斯施罗德,是巴菲特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的金融分析师。滚雪球这个词来自这段话:“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那条又湿又长的雪道。”

作者从巴菲特的生活角度切入,来讲解巴菲特的一生。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巴菲特对于金钱的认识,对于家庭、朋友、自己的投资事业的认知,以及在整个人生中他所经历的成功和失败。

伴随着艾丽斯施罗德提出的“沃伦,你对赚钱为什么如此用心?”这一问题,72 岁的巴菲特娓娓道来。

2、

身家数百亿美元的巴菲特过着简单、普通的生活,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奥马哈度过,但是日常安排围绕着一连串的董事会会议和拜访朋友的旅行,这些安排不疾不徐,非常有规律。

早上 8 点半,巴菲特到达办公室,打开电视机,调到 CNBC 频道,关掉声音,边瞄屏幕,边阅读桌上的出版物。阅读完毕后,他又开始消化伯克希尔下属的公司通过传真、邮递和电子邮件传给他的每日、每周以及月度报告。

在阅读、研究和时不时的会面中,巴菲特也会亲自去接听那些让他应接不暇的电话。

下午 5 点半后,巴菲特收拾东西,离开办公室回家,吃饭、玩桥牌游戏、遛弯。晚上 10 点多,巴菲特会和负责自己再保险业务的阿吉特进行晚间电话会议。

3、

巴菲特有着一个和自己很像的好朋友:查理芒格。

和巴菲特一样在投资上颇有建树的查理芒格,因为和巴菲特的友好关系,被人们称为连体婴。1959 年通过朋友在午餐上认识后,这两人一直是彼此最忠实的听众。

芒格有着布道的冲动,他诲人不倦,曾经发表过几次关于“成功生活之艺术”的演讲,因为见解深刻而深深打动了听众,他的演讲录像被竞相传看。

比起成为一个全面专家,芒格更相信自己所谓的“能力范围”,在自己的周围画个圈,待在里面,做好三件事情:钱、投资和自己的生活。

芒格同时管理着伯克希尔旗下的韦斯科金融公司,以及这家金融公司所有的一家法律出版公司。此外,他还四处忙于房地产业务。

除了专注工作,芒格还将大把时间用于慈善事业,不过他的慈善事业是有要求的,一方面他的慈善是达尔文式的,以激励最优秀的人,另一方面他会从接受者的而利益出发,在资金的使用上附加了各种各样让人“恼火”的限制。

纵然有人对芒格的这种做法不甚喜欢,但是他并不在乎,因为他是一个更在乎是否得到尊重,而不在乎别人对他的好恶的人。

4、

说回巴菲特,虽然他已身家数百亿美元,却很少在公开场合对公众做关于股票市场的预测。

可是在 1999 年的太阳谷,巴菲特在这里进行了一场这 30 年时间里首次发表的关于股票预言的演讲。

太阳谷,这个山脉中神话一般的疗养地,海明威在这里写成了小说《战地钟声》,奥运会滑雪和滑冰运动员将此地视为他们的第二故乡。

1999 年,这里举行了一次年会。被称为“太阳谷之主”的赫伯特是年会的幕后导演,这个会议上,名人和夫人云集,有好莱坞的制片商和明星,也有娱乐业巨头,还有出身名门的新闻业人士。每年都会有一大群记者守在太阳谷聚会地的外面。

在这里,每个人都无法用钱来打动别人,但是在这个阶层内部,人们是真的在真诚地发展人际关系。

如果要说到年会的重头戏,那一定不是娱乐设施或者周到服务,而是年会上的演讲。因为这里的演讲,不同于其他地方。公司的高管、政府的高官以及日程表上列示的其他演讲者,在太阳谷的发言和他们在其他地方的讲话大为迥异。

正因为如此,几乎所有围在太阳谷周围的记者都被禁止入内,只有少数著名的记者坐在听众席,但是都尊重守口如瓶的原则。

1999 年的演讲上,涌现出了新的名词——关于 IT 和传媒业的新模式股票。鼓吹者们推动市场,让 IT 股票急速冲到了疯狂的高点。

但是进行演讲的巴菲特却对这种新模式持批评态度。为什么批评新模式,巴菲特给出了回答:

对于新模式,推广、宣传新行业是好事,因为新行业很容易推销出去,而要推销现存的产品则非常艰难,相比之下,推销没什么人懂的产品要容易得多,即使是亏损的产品,因为不存在量化的要求。根本不存在新模式,股票市场的最终价格只反映经济的产出。

他的老师格雷厄姆曾经说过,好主意带给你的麻烦多于坏主意,因为你会忘记好主意是有限制条件的。

5、

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他信奉短期内,市场是投票器,长期中,市场是称重器。行动上,他将自己的 300 亿美元财产几乎全部投资于伯克希尔哈撒韦(BRK)的股票。

当人们投资的时候,所做的事情是延迟消费,现在把钱投出去,在一段时间之后挥霍的更多的钱。关于投资,只存在两个真正的问题,一是你想得到多少回报,二是你想什么时间得到回报。

对巴菲特而言,公司股价是衡量其成功的简易标志。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到 1998 年 6 月份,BRK 的表现都远超过市场。

直到 1999 年年底,局势发生了变化。

1999 年 12 月,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年底收盘时上涨了 25%,纳斯达克则突破了 4000 点大关,上涨了 86%,而 BRK 从 80900 美元每股下跌到 57100 美元每股。

众多追随巴菲特的长期价值投资者们要么结束了自己的公司或业务,要么放弃了“价值投资”,买了 IT 类股票。金融街上的精英们嘲笑巴菲特已经是明日黄花,巴菲特面临着从未遭遇过的负面新闻报道。

在出面作出解释和保持沉默中,巴菲特选择了后者。艾丽斯施罗德询问他这样选择的原因,巴菲特说是他内心中被他称为“内部记分卡”的东——他在进行金融投资决策时,骨子里的坚韧,让他避免了摇摆不定。

6、

何为“内部记分卡”?为什么对于巴菲特而言,他要听从自己的“内部记分卡”?我们或许可以从从巴菲特的童年中一窥究竟,以及从巴菲特的父亲——一个百分之百的“内部记分卡”使用者的身上,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从下一篇文章开始,我们一起跟随着作者艾丽斯的描述,去找到巴菲特内心尊崇的东西,去找到对他影响深远的“内部记分卡”。

这期的带你读书就到这里了,距离 2020 年只有 166 天。新的一天,元气满满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999年的太阳谷, 巴菲特在此"驶入雷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wk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