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心平气和地说出了“我作为妈妈的委屈”
豆豆早上出门之前,我让他检查书包,说了一句:“我能早点整理书包吗?”
豆豆用上了他惯用的句子:“反正都是别人好,我就是不好。我比谁都差。”从昨天回来到现在,我记不得他是第几次说类似的话,而且,前面的日记也记录了好几篇豆豆因为我在他和被人的冲突中,他感到我支持别人,就开始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这也慢慢地给他形成了一种惯性记忆,只要是“他和他的好朋友有冲突,或者我在他和好朋友一起玩之后,给予他负面的评价”,我就是“反正你觉得别人都好,我是最差的”。现在他说这句话已经有自动化的倾向了。
我以前试过辩解(我是实事求是,同时尽力做到最大的公平);解释(以客人为主是中国人的礼节),发泄(你爱怎么说怎么说),恐吓(那我们下次还要不要和小朋友一起玩?)这些都没GET到他的情绪点,或者他年龄还小,处在争强好胜的阶段,或者他作为狮子座的面子,希望我在他的朋友面前维护他的尊严,这些都和我或者一般大人所使用的礼节——“以客为尊”相冲突(所以我也能够听到其他小孩说自己的大人说“你就是觉得别的孩子好”类似的话),但是情绪没有被接纳,或者理解力还没有到位,“别人家的孩子”还是我和豆豆之间的问题。
扪心自问,我在看孩子们一起玩,确实有“自己家的孩子缺点多,别人家的孩子优点多”的视角,豆豆不管我表面如何伪装,他从一个眼神就能知道我是不是真正的在接纳他。我也知道“别人家的孩子”是很多父母思维的习惯,大人可以在内心里视孩子如生命,在行为上还是习惯上苛求,也许在孩子睡着的时候给予爱抚,孩子一旦醒了,规则和条框也就跟着醒来了。
我怎么办?既然伪装没有用,我就让自己的行为和内心真实的想法沟通,而不被规矩所限。
孩子自动化似的唠叨着:“反正我就是最差的,妈妈就是对别的孩子好。”,我也自动化的吼了他几句。
在出门的路上,我试着调整语气(和真心相连)。我说:“刚才生气了。我先说对不起,其实我也觉得挺委屈的。我做这件事(公益读书会),一方面是觉得它很重要、有意义,一方面是因为你,如果你不在的话,我也就不上课了。但这不代表你有特权,也不代表我有特权,我们都是其中的一员,需要沟通才能解决问题。你现在比以前做的越来越好了,如果我有不对的地方,你可以直接告诉我。你说我觉得你最差,我觉得自己的心意没有被看到,觉得委屈。”
豆豆没有说话,也许他也明白了一点了吧。
我这个火种还是要去熄灭,就是在公众场合不指责他(狮子座要面子是一种本能吧!)和亲人的争论会让自己绞心的疼,光是记得疼,那疼会一直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