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洛阳学习两天,吃饭都是凑合。出门果真是受罪的。周五六点半就从家里出发,一直到下午三点多才安排好酒店,吃了一碗没滋没味的米线算是午饭了。午饭吃的太晚,晚饭时一点也不想吃,一串糖葫芦了事。第二天开始正式听课。无意间听洛阳本地的老师介绍洛阳水席尤其出名,于是大家一商量,既然好不容易来趟洛阳,就好好吃一顿,也算没有白来。
于是中午听课结束,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一处名叫“老洛阳”的餐馆。走进去,客人还真多,看来确实不错。于是坐下来,开始点菜,一人一个菜,11个人十个菜。有传统的洛阳水席,有此店的招牌特色,也有一些传统风味,在朋友的介绍下,我们应该是把此店好吃的菜基本点了一个遍。果真是人多可以多尝几道菜。好大一会儿,菜才开始上,一道道,看上去很精致,可惜的是没有拍下来留个纪念,因为大家都饿坏了,上了一盘,转一圈,就没有了。正吃着,上菜的小伙端着一个水瓶过来了,还有一位美女端着一盘菜,菜看上去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后面还有一位美女服务员,喊着:“上菜咯!”哇,这架势挺大啊!一盘菜三个人来。只见美女把菜放到桌上,站在一旁,小伙子端着水瓶,往菜里浇汤,原来这水瓶盛的是汤不是水呀。这边,美女还念着一个类似诗一样的句子,挺押韵,念完后,后面的美女服务员又喊,喊的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只知道这道菜是此店的特色,这一套仪式和说辞是老板的创造发明。没想到,无意间,竟点了一道如此有仪式感的菜,菜名大概是洛阳燕菜吧,记不清了。
大家纷纷看着,拿手机录着像。长这么大也没见过这上菜的架势,新鲜的很。仪式结束,我们纷纷举起筷子,都想争先尝尝这道菜的味道。一番品尝过后,大家一致认为:这锅底分明就是白萝卜丝嘛,只是这白萝卜丝切的好细,看上去像极了粉丝,只是味道却差了一点点。唉,没办法,谁让我们是厨师之乡的人呢!长垣人出去吃饭,都会觉得外边做的不如我们长垣好!


不过,见识一下总是好的。这也是我们在洛阳学习几天,正经吃的唯一一顿饭了。出门在外,精神食粮才是最关键的!其他的就不强求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