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多岁的年纪觉得理财遥远,到了30多岁就觉得钱不够花了。
我在20多岁的时候,觉得有钱就花,没钱就不花,反正到发工资的时候就有钱了。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想法有问题还是怎么得,反正在我30多岁的时候,觉得用钱的时候很多,每个月到手的工资勉勉强强维持到下个月发工资。
有人说记账呀,记了呀,真的记了几个月,但该花的钱还是花了,觉得没有必要省这份钱。
慢慢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的长大,父母的衰老,在30多岁的某天,突然发现,以后用钱的地方太多了,怎么给孩子攒够上学的费用,怎么给父母攒够以后住院的费用,当这些都摆着自己眼前的时候,觉得压力好大呀。
这个时候开始疯狂学习理财知识,觉得学了就是自己的了,错了,还是没有攒上多少钱。
开始真正的记账,看看自己花的钱都花哪里了,能不能剩下一部分。
不能一开始就省一半的日常 花销,不现实,自己也坚持不住。就从每月能存500元的开始吧。从最小可行的行动开始,发现存钱也不是特别难的事。
每月开始存500元,一年就能存6000元,好歹自己存下了一笔钱。想想蛮有成就感的。
有了成就感,继续存钱的愿望就强烈了。可以每月存1000元了。这样下来一年就有12000元了。想想都很开心。
这样满满就有了存钱的动力,存的钱就越来越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