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季度经济数据进行简要的分析,我们主要看三个指标GDP、工业增加总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幅图都呈现了由于疫情的影响,急速下降的趋势。
一、三个数据
1. GDP的增速同比下降了6.8%,大家都知道因为疫情的影响GDP下降是必然的,但下降这么多,就超乎了市场的预期。可能有人会觉得6.8%也不算什么,但我们作2019年GDP中国总量约为100万亿,一个百分点1万亿,那6.8万亿相当于2019年上海GDP3.81万亿+香港2.52万亿的总和。
2.工业增加值从1-2月-13.5到4月3.9已随着复工的推进,从供给端基本恢复了,但是从需求端来看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着整个社会消费情况,并没有出现专家们
所谓的报复性反弹消费。同样的这个坑就没有上个坑好填了,这是因
为消费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1)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预期)
2)边际消费倾向。
如果说1-3月消费受到疫情冲击而被影响,那么4月全面复工的情况下消费低于预期的数据证明了居民的收入预期已经发生明显改变。这在经济下滑周期,大家都捂紧了自己的钱包。4月调查失业率的增加,也侧面证实了居民收入预期改变。
二、投资机会
面对这样的经济形势,我们能做哪些投资呢?我们通过美林投资时钟理论来看看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下的经典的大类资产配置模型。
美林投资时钟理论用经济增长率(GDP)和通货膨胀率(CPI)这两个宏观指标的高和低,将经济周期分成了衰退期(低GDP+低CPI);复苏期(高GDP+低CPI);过热期(高GDP+高CPI);滞胀期(低GDP+高CPI)四个阶段。经济周期从左下方衰退开始,四个阶段顺时针推进,在此过程中债券,股票,商品和现金依次表现优于其他资产。
2015年-2016年上半年,这一年半的时间里,中国股票、债券、商品分别以半年为周期进行资产轮动的牛市,被戏称为美林投资时钟在中国被玩成了电风扇。其失效的根本原因除了经济周期对金融周期的映射关系被打破以外,还有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及政策的原因。但不管怎么样,美林时钟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也给我们展示了的一定发展趋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