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不必在意未来的样子
像是精神病患写的诗
或是烟花绽放的日日子
随他去吧
——《亡命之徒》
《亡命之徒》
纵贯线的第一首歌曲。
整首歌,就像三个不同年龄间的对话。
青年时期的张震岳
中年时期的周华健
李宗盛,则是不惑之年。
插播一部电影
想起了《年轻气盛》,电影中穿插了各个生命阶段的人,孩童-青年-中年-老年。
涵盖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诸多命题
爱情、事业、抱负、亲情、友情......
但影片中没有什么说教,更像是在讲一个事实,将生活的不同面貌慢慢铺叙。
告诉你——
现实就是这样,接不接受,是另外一回事。
回到歌来——青年时期
正值青春年少的张震岳,血气方刚,还纠结于江湖道义和儿女情长,可突然发现,
兄弟远去,自己却还傻乎乎的相信道义。
因为某个女人做的蠢事,反倒成了自己和自己的争执,成了一个解不开的心结。
经历了一段叛逆时期,为自己的冲动懊悔,用血和泪,换取了对于人性的教训。
中年时期
周华健,中年时期,看到了生活的阴暗面,对世事的不公充满着不解,拼命想找答案。
“
为什么
该有的都有还是觉得不够?
为什么,
拼了命的工作,拼了命的追梦,
到头来原地没有动过?
为什么,
万里晴空下的面孔,
庸庸碌碌不开心锁着眉头
要向谁哭诉
为什么,
这个世界有人穷的发疯
有人富有,把钞票当做了枕头
为什么
新闻里 鼻酸故事
只为了偷面包给妈妈充饥的小偷
”
为什么,我想破头写不出个鸟,念念念。我为了什么?
不惑之年
李宗盛,像位久经世事的老大哥。没有用谎言、鸡汤试图刻意教导他们。
而是用经历、事实,告诉你,“喂,小子,我想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言语间满是平静。
你身上发生的那些事,曾经也以不同的面貌,在自己生命里出现过好几次。
但是,“对此,我并无更高明的解释”
他并没有给出自己的解释。
就像《年轻气盛》所说的那样,年轻时心中堆满的疑问、困惑、不解,真的老了后,会发现,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有所谓的答案。
“只是觉得今天说不定是个合适的日子,我们就各自用舒服的姿势,用擅长的方式,给人生我们的,不管是一份告解还是一份答辩词。”
我们像海里的沙子
我们都像海里的沙子。
世界上无数的人,在洪流里挣扎,沉沉浮浮,但最终还是用自己的方式,游到岸边。
入世,出世,既然到这儿走一遭,那就迎风向前。
呼——吸——呼——吸,Relax。
听《亡命之徒》台版的,大陆版的《出发》歌词稍有改变,
少了些阴暗面,也少了烟火气。
更过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 哈哈
贩卖美好日常

有关旅行/设计/美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