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书其一《西游记》

读书其一《西游记》

作者: 翟子墨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18-10-30 09:34 被阅读0次

读《西游记》

原文写在公众号里,不知是否可以在这里发布 不可 则删去

图.西西弗书店 深圳卓悦汇 《西游记》是行路,那就要脚踏实地

《西游记》是小时候就看过动画片和电视剧,属于很多中国人从小喜欢到大的故事,并且孙悟空的形象给了人们很多乐趣,大圣总能无所不能,神通广大,挑战权威,斩妖除魔,是一众男孩子内心的偶像。当然我也不例外。利用教书的闲暇时间来读书,《西游记》就是在《三国演义》之后读完的。有一天我回到了住的地方,发现自己读了很多书都是半截子,起了很多头。就好比一个行路的人身上挂满了布袋子,里面装着半袋子东西,留之无用,弃之可惜。所以我觉得给自己来个解放的计划,把读过的书,从自己身上释放下来,谈谈感受,和大家分享,然后自己轻快好继续读书。大学时候教授说过“读书不二”现在觉得是有道理的,我也要这样做。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但是从来不曾真的看过莎士比亚的作品,所以权且不说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读书收获的感受的不一样的。成年人的世界里,他们看到的是规则,权力,智谋;孩子的世界里看到的是神通,变化,嬉笑;老人的眼里看到的是沧桑,苦难,别离等等。有时候质疑把感受分享的意义,却觉得这样的分享和记录是有必要的。如果你探听到了其他的消息,我愿闻其详。

《西游记》是用kindle看完的,标准了书签,也就是自己收获感悟的地方,结果今天准备去看,准备下笔,结果都不见了。索性丢开书本,在这里谈谈自己的收获,算是融汇的一种。当我们有所依托和凭借时候,总觉得有希望;其实有时候抽调那块木板,或许有不一样的发挥。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描绘了取经路上的种种磨难,融合了佛,道,君的思想。很多地方值得仔细玩味,权且从下面说起;

1. 等级制度无处不在就是神仙,就是本事再大都有人能够制服你,而且是一物降一物。这本没错,但是封建的等级会约束很多。不管你本事如何,古代到现在都是如此。不要轻易挑战权威,并且挑战权威并不是一个值得赞美的品质。历史上成功的挑战权威的事例,寥寥无几,而失败的都下场惨烈,不要鼓励一个人挑战权威,应该鼓励一个人蓄势待发,修炼自己。无论权威如何,自己本事在身,都是逍遥自在的。想起一句话“彭泽去官非为酒,曳尾于涂岂无才”

2. 优秀是一种内在的修炼,你付出了,长本事无可厚非。这个看起来不像是个道理,但是现实中很多人,却妄想有神通,却不加学习。上天入地,长生不老,都是修炼来的,而走捷径的人也好,神仙也好,妖怪也罢,都被打死或者收服了。

3. 不要小看或者指责团队中看起来不那么“厉害”的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作用巨大,毕竟每个人的特质不同。我们都觉得沙僧是打酱油的,其实不是,总有猪八戒和悟空一起出击打怪的时候,这时候唐僧就需要照顾。不要觉得这个活没有意义,任何疏忽都会让师父被吃掉。所以,降妖除魔和化缘挑担是一样的重要。

4. 后台和关系很重要,你有就用好,你没有也别灰心,路得一步一步走。《西游记》里有后台的妖怪都被神仙收走了,没后台的都被打死了。有些妖怪不那么坏,也就给他寻了个工作,拜在神仙处做事情。不要做一个恶人和魔鬼,没人容得下你,要做心存善念的人。

5. 师父和徒弟是互相帮助的关系。悟空是徒弟,而唐僧是师父。一路上却是悟空点化唐僧。他说,西天取经,师父肉身凡人,一辈子都到不了,而只要诚心正意,回首处即是灵山。只要你心里想着,不要怕慢,十几年也是能到,即使慢,驰而不息。

6. 因果是一种轮回,有因就有果。不要抱怨,现在的一切都是事出有因,世上平白无故的东西很少。

7. 苦难在任何事情中,不多不少,你要经历配得上你的苦难,你程度弱,你苦难就多,你本事大,苦难就少。而一关一关的过,对谁都是一样,悟空得经历,八戒沙僧都得经历。

8. 做事情从来都不会晚,只有想不想做。唐僧取经五十多岁,艰难险阻可以想见。悟空成佛,也五百多年,造化随缘,可以感受。不早不晚,都是刚好。

9.带领你的人,或许不如你优秀,但是一定有特质值得你学习。三藏没什么本事,却懂得念紧箍咒,却坚持自己要取经。没有三藏,团队散伙。

10. 很多事,不需要你自己会,你需要把自己置身于专业人士围绕下的生活。唐僧就做的很好,不多不少,刚好。

11. 坚持的诀窍,在于不断看到希望。孙悟空一个筋斗,就到灵山,他知道能取经,能成佛,他知道不远;八戒和沙僧也见过菩萨,取经的路看来不是假的。而取到了真经,都能功德圆满,改变现状。他们才能坚持。

12. 成功对大家机会是一样的,真经就在西天,你能历经磨难,你就能成功。

或许还有很多道理,但是读到的东西,不想再做延申。不想总是把一本书牵扯到现实主义上去,分析太多学院派的东西,我做不来,更不愿意做。

这本书本是一本很黑暗的小说,如果就文字来看,一定不适合给孩子看,其中的血腥,打杀,鲜血淋漓是很正常的事情,鬼怪很狰狞,路途很艰险。而就是这样艰难的氛围,他们成功了,这就是最让人喜欢的地方。大家读了都觉得,本事大的人,做事如虎添翼;本事小的人,做事坚持下去,就有希望。而现实却是,本事不大,又不能坚持。

如果说喜欢这本书,谈不上,但是看了印象深刻。古代的小说描写环境的用词用句都很巧妙。诗句很多,对偶反复用,这种语言特色很适合去写作文。用词也很精巧,其中的典故诗句总是挥洒自如。

一本小说,在那个时代是要传阅的,是会说给市井的各色人物来听,这就很不一般。一本书能做到雅俗共赏就很了不起。谁谈论它都不掉面子,那大家就喜欢。各有各的趣味。

最后想说的是,任何书本,你从头到尾看了,就有一些感悟,如果你能把道理应用起来,那就真的是“半部论语治天下”了,效果显著。而通常人们喜欢的是,广泛读书,然后标记,然后道理还是道理,自己还是自己。却说道理我都懂,却过不好一生。道和术是两个概念,看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说的花言巧语,不过是写了乐呵,真真假假,你自己看吧。

己凉 亲笔 10.2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其一《西游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mw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