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江歌案是通过咪蒙的推送,后续又通过微博知乎等地方进行了解。曾几何时,义愤填膺的我也想洋洋洒洒写下几千字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然后发文宣泄自己情绪。


直到今天晚上,习惯性打开简书,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我的脑海中迅速反应出来了一句话「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此时的我虽然无比冷静,但是即使是这样,我写下的文字依然可能是一把大刀,一把利剑。
从江歌事件中了解到刘鑫的一些做法,作为一个局外人,我目前尚不知全部细节,所以我未曾对刘鑫进行道德价值观上的指责以及谩骂。而作者在文章中阐述的观念是否是想告诉我们咪蒙不是上帝,而我们更是一群乌合之众?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这耳熟能详是句子出自《三字经》,我想大家一定都不陌生。看似短短几句话确蕴含了为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回看江歌事件,无论是杀人者陈世锋,还是被人肉的刘鑫,在江母眼里都是孩子。而江母在江歌离世后情感上造成抑郁有很大一部分的主要原因是陈世锋以及刘鑫本人和他们两家人的态度。

难道刘鑫和陈世锋生下来就是这样的价值观吗?人之初应该是性本善的呀!所以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仅仅五千字的文章,不到8000的阅读量就有400多个好评,130个点赞,可见江歌事件的热度依然不减。
众所周知,现在的新媒体运营都是第一时间追热点,通过热点来做文章。说好听点叫追热点,说难听点叫蹭热度。而我,只是一个小领域的自媒体,没有公司,没有团队,我写作全因爱好,让我坚持下来的原因是个人情怀。
如果不是为了五斗米折腰,但凡写作之人谁也不愿意满身铜臭味。而我,也曾经迷失过初心,现在已经找回。
所以,我只是想做自己,自己想写什么写什么,全凭情怀,不为世人左右。但是即使我有千言万语我也不想去做文章评判谁。
作者嘲讽咪蒙站在上帝的角度去审判刘鑫的所作所为是极具个人主义思想的观念,并且认为咪蒙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仅凭现有的内容做文章,又带着极强的个人主观并不公平公正,还引起了网络暴力。但是关于网络暴力,我想对这篇文章的作者说,咪蒙比你更了解什么是网络暴力。你讽刺咪蒙为上帝,可是上帝并没有帮谁,反倒是咪蒙第二天就找到律师去帮助江母,仅凭这一点也值得尊重。
而作者你又了解事情的真相多少在你的文章居然用到了如此多的举例说明来表达你的观念「江母是个性格极为极端的人」并且还认为普罗大众对刘鑫进行了网络暴力就是乌合之众。
写到这里我似乎写不下去了,因为我不是一个喜欢带着评判色彩去做文章的人。我始终觉得每个人的处理事情的方式不一样会导致事情的结果有差异也无可厚非。就像江母其实在采访中多次提到她理解陈世锋的父母想救孩子的心态,毕竟谁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呢?但是孩子犯了错父母应该教育孩子而不是包庇孩子。
在这个社会,并不缺少江歌,也不罕见刘鑫。对于江歌事件,我更多看到的是江母的无可奈何。刘鑫说大家人肉她是逼迫她,那江母未尝不是被逼迫才通过网络发声吗?
我总是说,人不会做没有目的的事情。而作者你洋洋洒洒几千字的目的仅仅是书法你的观念?在我看来你的观念似乎是刻意为之。
你是不是要说我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不应该盲目的猜测你的目的,但是我有权怀疑你的动机不纯,毕竟你能为刘鑫考虑为什么不可以替江母考虑?江母何尝不想放下?你可以吐槽咪蒙的上帝体,可以吐槽世人是跟风的乌合之众,但是你为什么要拿江母极端来做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