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放假,今天一个50万人口的小县城就发生了两例孩子离家出走的案例。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孩子太难管了?还是家长太难做了呢?
反映出一个社会问题,现在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孩子成了惹不起的人,老师不敢管,家长管不了?
哎,幸亏都在救援队及老师家人的帮助下,顺利找到,没有发生严重的事件?
这又让我想起了去年正月十六开学第一天早晨的一件事。就发生在我们这栋楼的三单元。
清楚的记得那是早晨七点多的时候,我突然间听到楼下有人喊,刚开始没听到喊什么?
我就通过窗户往外看,就听到有人在喊发现有人跳楼了。
一会小区里就聚集了很多人,我家是二单元。通过窗户看到一个高高大大的穿白色体恤的大男孩躺在楼下的草丛里。
那一幕震惊了我,我的心都在疼的发抖。
当时看到两个女人跪在身边,边哭边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盖在孩子身上。后来有人打了120,有人送来了被子。可是,结局却是悲哀的。
孩子五六点钟就从楼顶跳下来了,早已没有了生命体征。
开学第一天的悲剧,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触目惊心。
很长时间,我都不敢往楼下看,似乎那个白色的身影一直躺在那里。
后来听说是因为孩子没写完学业,开学前一天晚上,父母检查发现孩子作业没写完。那个晚上孩子一直在补作业,到了早晨上学的时间了,可是作业还没补完。想到没写完作业的各种后果,然后毅然选择了跳楼。这对于一个13岁的孩子来说,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除了惋惜,除了痛心,我们是不是该考虑发生这件事背后的原因呢?
一个花季少年为什么会选择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当时的内心在经历怎样的挣扎?
一个寒假一个月的时间,做家长的为什么没有早点督促,非到假期最后一天才关心孩子的作业?再说,即使没写完,让他自己去承担后果就好了,父母又是怎样对孩子恶语相向的惩罚指责?才导致孩子觉得生无可恋。只有死路一条才能解脱。
另一方面,没写完作业的后果,无非就是受到应有的惩罚。死的勇气都有,面对惩罚的勇气都没有吗?
孩子也缺乏面对困难和现实的勇气,整个社会对温室里的花朵保护的太好了,他们丧失了面对暴风骤雨的能力,一点点挫折和打击都承受不了,长大了怎么承担家庭的责任?怎么承担爱国的重担?
每到假期,孩子迷恋手机,频频出现家长和孩子斗争的事。事情发生了如何处理?这需要家长和孩子好好的沟通,交流。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到,需求未被满足时,怎么和孩子沟通交流真的不在是简单粗暴就能解决的。
家长需要和孩子做心与心的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同时,体会到家长的良苦用心。
前提是爱。如果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就会发生极端事件。
学习做一个智慧家长,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这是我们每个家庭共同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