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画入眼中,万事离心头

一画入眼中,万事离心头

作者: 走向阳光的自己 | 来源:发表于2021-01-23 08:53 被阅读0次

    《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本书是由八十多岁的樊锦诗口述,北大教授顾春芳撰写的一部樊锦诗自传。本书共十三章节,400多页。樊锦诗回忆故事娓娓道来,顾春芳记录并撰写此书时查阅详尽资料,书中文字朴实易懂,读完后深深感受到了莫高精神,守护者的高贵品质。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历代都有修建,到唐代武则天时,已有一千多个洞窟。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樊锦诗1938出生于北平,战乱时代,北平沦陷,父母亲带着全家一起迁居南下。

    父亲樊际麟毕业于清华大学,是一名工程师,父亲不仅博学多才还兴趣广泛爱听戏还写得一手好小楷,他对樊锦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读到樊锦诗小时全家一起包书的场景,我想70年代出生的人都会有小时跟随父母一起包书的故事。眼前立即浮现自己小时候从学校领新书回来的场景,晚间全家也会汇聚于昏暗的灯光下,父亲用牛皮纸跟我与弟弟包书,母亲用热壶压住包好的书,使之定型,父亲再用他那俊逸潇洒的钢笔字在封面上写上书籍名称以及我们的姓名。学校课间时总喜欢观看以及临摹父亲的字,儿时的一个美好记忆。

    樊锦诗高中毕业去了北大,北大名师汇聚一堂。苏秉琦先生,家室显赫但他就是一个读书、考古、埋头写文章的知识分子。我想樊锦诗在苏先生身上学习到为人低调且专注研究学问的精神。宿白先生的为人与为学更是让樊锦诗了解到一个社会一定要有人潜心做学问,一定要胸怀天下。

    带着这种北大实事求是的精神,樊锦诗来到了敦煌莫高窟,忍受着恶劣生活环境,家人分离,文革时期的迫害,结了婚且有了孩子樊锦诗思想上虽然来回摇摆举棋不定,但她最后深知内心归处,依然坚守,且一辈子都守护着敦煌莫高窟。她的先生老彭最后毅然放弃自己在武汉大学创立的考古专业,带着两个孩子来到敦煌,全家人才得以团聚。老彭也深爱着敦煌文化,他也研究出许多北窟著作。

    段文杰老师临摹壁画

    这坐汇聚历史文化的遗留产物,吸引着不少文化爱好者,其中两位老师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更是让人心生敬畏。常书鸿一位留法归来的著名画家舍弃一切带领全家来到敦煌,殚精竭虑侍奉艺术。段文杰老师通过不断探索与研究总结出完全忠于原作的临摹方法,将古人的技法运用自如,文革时期段老师白天在洞内专注研究,晚上还研究养猪方案及劳动,他养的猪又肥又大,那段时期他研究著作也频频出成果。研究时专注研究,养猪时认真养猪,一事入眼中,万事离心头。

    想起一个故事:一位主持和尚对新来的小和尚说:“我得到之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做饭,做饭时又想着砍柴;得道之后,砍柴即砍柴,挑水即挑水,做饭即做饭,这就是得道。”认认真真的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情,才能体会生活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敦煌,洞外黄沙满天飞,土房土炕,洞内的壁画惟妙惟肖,让人宁静,此处是历史的瑰宝之处,吸引着大批博学人才,他们潜心研究莫高窟,撰写历史足迹,将遗失的文物一点点找回来,做到了敦煌在国内,敦煌学在世界。敦煌这座历史遗留文物深受世界瞩目,它里面不仅包含着许多朝代的佛学、彩铅、丝绸、历史、书法等一系列知识,还有着崇敬的莫高精神。

    宇宙之浩瀚,我们都是匆匆过客,只愿真心来过这个世界且付出了自己的真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画入眼中,万事离心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oj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