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本收入是5000元的销售,他最终拿到多少提成时,被激励的“感觉”会比较强呢?100元?100元就和没有一样。他不会不要,但不会为了这100元而格外地努力工作。不努力就能拿5000,努力才多拿100,那我还是别努力了,省点精力做份兼职,说不定能赚更多呢。那2000呢?心潮澎湃。5000呢?如狼似虎;10000呢?遇佛杀佛。
但是,同样的5000元钱,能让基本收入是50000元的人如狼似虎吗?估计连让他心潮澎湃都不够。“激励感觉的强弱”有一个“锚点”,这个锚点,就是你的基本收入。提成,相对于这个锚点的比率越高,你被激励的感觉越强。我们把这个比率,叫做“激励系数”。设计一个激励方案,你首先要确定的是“激励系数”,而不是“提成比率”。越是创业团队,越需要虎狼之师,这个“激励系数”应该越高,比如100%。
案例感悟一:
刘老师,我们在做销售过程,还有一个问题,激励过高,会产生销售偏差,比如一款产品并不是适合所有人,激励过高,会真的遇佛杀佛! 最后导致,客人有多远躲多远,客单数的下滑,客人满意度也下滑,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制定激励制度呢?
案例中用100%的激励系数,倒退出10%的提成比例。这是建立在利润允许的情况下。 低毛利行业无法支撑100%的激励系数机制怎么办?降低吧,员工也没动力,太高吧,公司不盈利。
统一回复:下一部分就说
案例感悟二:
请人吃饭、送人礼物、安排住宿和接待标准,类似这些的事情其实都要有一个锚点,那就是对方的现有状态,可以简单地归纳为“看人下菜碟”。 几年前我们邀请一直资助的6名学生来青岛“山里孩子看大海”,考虑到不能给他们太大的心理落差,整个行程安排都很朴实,我们自己的衣着打扮行事风格也尽量贴近他们,尽量公交出行。事后复盘,这个考虑非常必要。我们想引导他们的,是世界很大,我要努力学习走出来看看的感觉,而不是世界真不公平,凭什么他们过那样奢华的生活。
案例感悟三:
我家旁边的菜市场有个辣椒生意做的最好的妇女,总是不断碰到买主问“你这辣椒辣吗”,回答“辣”或“不辣”,都可能有一部分人的生意做不成。请看这位卖辣椒的妇女的智慧, 当顾客问:“辣椒辣吗?”她很肯定地告诉对方:“颜色深的辣,颜色浅的不辣!”于是,买主挑好辣椒付过钱,满意地走了。当大部分人买辣的时候,不一会儿,颜色深的辣椒便所剩无几,接下来怎么办? 后来的顾客问:“辣椒辣吗?” 卖辣椒的妇女看了一眼自己的库存辣椒便回道:“长的辣,短的不辣!”于是,买主就按照她的分类标准开始挑起来,这一轮的结果是,长辣椒很快卖完,剩下的都是浅颜色的短辣椒。 这时候,又来一个顾客问“辣椒辣吗”,卖辣椒女老板信心十足地应道:“硬皮的辣,软皮的不辣!”的确,放了这么久的存货,被太阳晒了半天,确实有很多辣椒变得软趴趴的,最后,卖辣椒的妇女顺利地卖完辣椒,还不用自己动手整理分类,她解释说:“买辣椒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他们自己知道,而我的想法只有我自己知道,但归根结底是要【你的答案我做主】!”
案例感悟四:
锚点逻辑: 所谓幸福,就是比妹夫的收入多20%。
案例感悟五:
在以前公司的时候,我曾用锚点逻辑提升了分公司的产量。 当时公司安排我负责筹建第一个分公司。由于员工都是在当地新招的,以前都没有从事过电子行业,加上素质参差不齐,每个组的产量相差较大,每天的实际产量与计划的差距也很大。 为了快速提升产量,我让统计员将每天下班前将各组的产量及时统计出来,然后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写在车间入口处的白板上。而且,在每天早上的班前会上,对头一天产量排名第一的班组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及时予以表扬和奖励。 这种方法很快就产生了效果,各个班组都憋着一股劲往前冲,产量迅速得到提升,与计划的差距也越来越小,最后每天的生产计划都能够超额完成。 这实际上是用第一名班组的产量来作为锚点,让其他班组看到差距,进而产生了奋起直追的动力。
2.销售业绩很高,但是公司却持续赔钱怎么办?
因为设置了合理的“激励系数”,你的团队如狼似虎,销售额猛增。但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公司亏钱的速度也在猛增。你大吃一惊,赶紧调查,发现销售为了好卖,用极低的折扣卖系统。这样,他们拿丰厚提成,公司在快速失血。你像被捅了一刀似地躺在沙发里,崩溃地想:怎么办?
从销售团队收回折扣权吗?不行。这套人工智能系统,还不是知名品牌,不打折会大大增加销售难度,给竞争对手可乘之机。那不发提成?更不行。提成,就是销售团队的一口真气,不能散。怎么办?怎么办?
你又打电话请教做管理咨询的朋友。他听完后说:你试一试,把“收入提成制”,改为“利润提成制”呢?
为什么“利润提成制”,能解决“收入提成制”造成的大出血?因为,“利润提成制”是一套更符合“激励相容”原则的制度。
我们学过“激励相容”这个概念。简单来说,激励相容,就是承认人性的自私,用正确的机制,让“自私”,而不是“集体主义精神”,成为大家共同获益的共同原动力。收入 - 成本 = 利润。你把提成的计算方法,从收入的10%,改为利润的50%试试。如果销售不打折能把产品卖出去,利润就是4000元,那么他的提成是2000元。如果他给了1000元折扣呢?利润就变成3000元了,他的提成,就变为1500元。折扣深了,提成就少了,你说销售会不会肉痛呢?这就是“利润提成制”,它既保持了折扣的灵活性,又激励销售尽可能不用折扣换订单。
回到今天的案例上来。“收入提成制”,几乎必然导致销售对成本的忽视。公司运营的基本逻辑是:收入 – 成本 = 利润。销售想要收入,公司想要利润,双方就会在成本上斗智斗勇,来回博弈。
案例感悟一:
二手房中介有个秘密,就是中介和销售都愿意帮着买家把价格往下砍。 我们假设中介公司,拿3%的佣金,销售个人拿1%的佣金,那么房子如果便宜了5万元,中介只少收了1500元,销售个人只少了500元。但是如果单子没谈成,中介公司和销售个人损失的可是很大一笔钱。 所以对二手房中介来说,他们最好的策略就是低价卖房,帮助买家砍价。 对于二手房的卖家,破解的方法可能就是,当售价高于预期值时,给销售50%佣金。
案例感悟二:
儿子上学需要一台笔记本电脑,他叔叔赞助 1万元,MacBook 刚好1万,MacBook Air 7000元,如果没有任何激励机制,儿子应该选前者。 但学了5商我们知道产品定价有各种门道,于是我给儿子出了一个“利润提成方案”:他自己决定买哪一种,但如果买MacBook Air, 节余的3000元归他支配,只要消费方案报家里同意就行了。我的目的是在生活中让他实际体验,在预算固定的情况下,应该如果安排支出。儿子很纠结,我在旁边窃喜。 结果,儿子在网上搜索时发现如果不要发票的话可以节约很多钱,同时不影响保修,就请我帮他找朋友买MacBook,然后用节省下来的钱再买一个降噪耳机。
案例感悟三:
在以前公司的时候,我管过一段时间的总务。为了提高食堂的伙食质量,我采取了如下的方法: 1.取消小灶:之前因为小灶的伙食比大灶的好,厨师即使将大灶的伙食做的不好吃,他们也依然可以吃到小灶的好饭菜。取消小灶之后,厨师要和大家一起吃大灶,为了自己吃的好点,他们也要想办法把大灶的饭菜做得好一点。 2.轮班竞争:每个厨师每周当一天主厨,当天的饭菜由主厨全权决定,并提前在头一天的菜谱栏公示。员工就餐后,根据饭菜质量给主厨打分。员工的评价汇总后,月底在厨师的奖金中体现出来。 通过以上方法,让厨师的利益与员工的利益一致,厨师的工作积极性就被激发了出来,食堂的伙食质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至今大家仍然公认,那个时期是公司伙食最好的时期。
案例感悟四:
我跟你儿子说,晚上七点到九点,是写作业和玩游戏的时间,作业写完并且一题不错,剩下的时间就可以玩游戏了,儿子因此非常高效的每次作业写得又快又好。这算不算一次变相的生活中的“利润提成制”?
案例感悟五:
我之前有段时间要经常送孩子去兴趣班,兴趣班的位置在商业区,孩子每节课需要三个小时,由于路程较远,一般我都是开车去送,这时停车就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了,商业区停车15块钱一小时,三小时就是45块,一个星期要上三次,每个月将近200块停车费。于是我就在附近找了一个私人承包的停车场,虽然停车费也是15一小时,但是我和管理员建议,我每个月给你100块钱,不需要开票,管理员果然同意了,还把我的车牌设置为内部车,这下我停车的问题就解决了。这也是一种利润提成制的方法,把我们的切身利益绑在了一起,实现了激励相容。
案例感悟六:
14年的时候所在行业下滑,公司裁员且不给补偿。我就代表十几位兄弟找律师上诉公司。官司打到一半公司提出和解,咨询过后我们定了一个底价,并告诉律师由他去谈只要高于底价部分五五开,是和是打由律师定。最终和解拿到的补偿金比预期的高不少。
案例感悟七:
花别人的钱替别人办事是最没有效率的。最有效率的就是花自己的钱替自己做事。激励相容最好的就是让别人出一点钱入股,然后参与利益分红。 举个例子 比如你叫一个人去买一个西瓜,你会怎么说?〝买甜的〞〝熟的〞多甜才算甜?什么样子是熟的? 这时候最好的的方法就是你说“你看着办,买回来分你一块〞或者说〝我们每人出点钱,然后西瓜一人一半” 学的越多就越知道没有一招能吃遍天下 记住润总的一句话 看情况。
3.团队不去小城市,但我们还是要做全国市场,应该怎么办?
问题描述:
着从“销售提成制”到“利润提成制”的调整,公司和销售团队实现了“激励相容”,业绩健康、稳定地发展,并很快在北上广深站稳脚跟。你开始雄心勃勃地计划,把人工智能的小旗,插满全中国。你和销售团队开会,鼓励他们去南京,去太原,去五湖四海开拓市场。
但大家的反应浇了你一头冷水:不去。
为什么?太原的市场,就是不如南京大;南京的市场,就是不如北京大。从北京去太原,就算你努力好几倍,按照“利润提成制”,奖金收入几乎必然大幅下降。是你,你也不会去。
你又遇到了创业路上下一个“怎么办”的问题:公司想要全国市场,团队只去北上广深,怎么办?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吗?没用。巨大利益落差面前,情理的作用很小。在本地找人吗?也难。本地新人完全不懂公司产品、策略、文化,扔在当地,难出业绩。怎么办?怎么办?
问题解答:
他说:为每个城市设定不同的销售指标,用销售指标的差异,对冲城市发展的差异。
比如,如果北京的年销售指标是100万,因为城市发展差异,南京就是60万,太原就是30万。如何把优秀的销售从北京派到太原?过去他在北京一年能卖100万,现在去太原,只要能卖30万,就能获得同样收入。
这样,你想把销售往哪里调配,只需要调低那个地方的销售指标就可以了。
你一听,醍醐灌顶。“销售指标”的引入,不让富裕地区的销售占便宜,也不让贫困地区的销售吃亏。决定收入的,只有能力和努力。
那这个“奖金”怎么来设计呢?当然根据“激励系数”来设计。奖金和工资的比率设为2:8吗?激励系数太低,基本没效果。8:2呢?激励系数太高,行为会扭曲。你们最终把激励系数定为4:6。也就是说,如果说10万元的年薪,那4万元是奖金。在北京卖100万,或者在太原卖30万,都可以拿4万元。
你迅速把“奖金制”引入公司,并根据城市发展差异,给每个城市设定了销售指标。你的两个主要竞争对手,总部在杭州和广州,拿下这两个城市有重大战略意义,于是,你把这两个城市的销售指标,再降一半。果然,销售们纷纷请命,誓言拿下杭州和广州。
注意要点:
那么,从“提成制”到“奖金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第一, 目标设置需要合理。管理者掌握了“目标管理”的权力后,会本能地想:我把目标定100,员工也许能做30;我把目标定30,员工说不定连10都做不到。管理者要克服把指标挂到月亮上的冲动。过高的目标,会让员工觉得反正做不到,从而丧失斗志。
第二, 奖金分布不能均匀。把奖金,均匀地分布在销售指标从0%,到100%的完成度之间,就像在面包片上均匀地涂上果酱。这种“果酱式”奖金,会让销售对“指标”失去敬畏,因为你咬的每一口,都有果酱。试试“肉馅式”奖金。你只有咬到肉包的最中间,才有肉馅。具体怎么做?把奖金分布在从60%,到100%的完成度之间。如果你连60%都完成不了,说明你领指标时,就没想过要完成。
我们平常给自己设目标、定奖励,其实也一样。你给自己奖励时,如果用“果酱式奖励”,就是相信“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如果用“肉馅式奖励”,就是相信“行百步,半九十”。人生因此不同。
案例感悟一:
我们总部在青岛,在外地有分公司,实施的是奖金制,同时加上了一些辅助措施,用来保证公司文化的统一性,以及分公司员工的稳定性。 1、驻外补贴、伙食补助、交通补助,驻外就要拿得多。 2、所有奖励性、娱乐性活动,外地员工都参加,路费住宿都解决。 3、每年一次本部员工集体去分公司旅游,增进友谊、促进相互理解。 4、每周的经理会,外地经理电话参与。
案例感悟二:
我们公司是汽车4S店,我们对销售人员采用的是利润提成制与奖金制相结合的激励制度。每个销售顾问对不同的车型都有不同的指标,需要达到数量才会给予一定比例的奖金,这也是鼓励销售不要盯着一个车型去卖,能把难卖的,长库龄的车型卖掉,奖金是很可观的。在保量的前提下,我们还要保质,也就是利润,如果销售能够以高价卖掉的话,公司还会根据利润按照比例给销售人员一部分提成。这样既能实现激励相容,还能减少公司的库存,提高周转率。我感觉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提升团队协作的效率,销售人员都是各自为政,只盯着自己的利益,如果能够引入一些提升团队协作的办法就更好了。
案例感悟三:
行百里路半九十,所以馅就要定在60%以上。 这个是今天学好也是刚好解惑的干货。一直对于定提成奖金也是参考别人任性的定下。终于找到理论依据。
案例感悟四:
我们是一家美国公司,亚太总部在上海,我们的激励方式是销售提成制、利润提成制合奖金制的结合体,激励方式分三块:销售额、利润,激励系数=3:7,现在又加了利润率的考核指标。 销售额和利润的考核是典型的肉馅式设计,完成率85%才有奖金,100%完成拿到奖金基数;完成率115%,奖金翻番,奖金季度结算,年终多退少补;利润率的考核以年初定目标为准,达到目标,有额外奖励,低于目标,扣除利润指标奖金,这个利润率考核指标,让以前销售额差一点,但可达到85%,利润率基于目标有提升的同事,有了更大的动力,努力开拓市场。 就我们目前来说,全国市场几十个销售,区域不同、行业发展情况也不同,把小手目标合理设定真的是一个大难题,毕竟任何人都不想看着别人吃肉,而自己连汤都喝不到,我以后创业,可能也会采用目前公司的激励机制,这也是我认为的比较合理的激励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