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太多理论的东西,有的是别人的研究我拿来延伸一下,有的夹杂些许个人看法,有的就只是有感而发。
经简友提醒,原来这样的文章太干瘪,读起来不仅枯燥无味,也无法有什么效用。除了得到一些谩骂与吹捧。
论述性的文章,不像散文随笔,后者更如同朋友间的聊天,有一句没一句的,就是在这样胡侃乱吹中,我们的灵感得以爆发,我们与朋友的关系进一步加深,或者根本不起到什么作用,作者写的开心,读者读过之后也没什么负担而已。
有人说,记忆负担轻的语言才是好语言。套用在这里,我们可以说:记忆负担轻的文章,才是好文章。一篇文章里,使用太多的专有词汇,你没有解释给读者,使用了太多的引用,读者云里雾里。这样的文章,读起来就让人感觉生涩、干瘪。
有文章和书籍是用来学习的,但有的文章是用来消遣娱乐的。你非要是把消遣娱乐的东西,弄得太让读者自惭形秽,那么作者只是在炫耀“球技”而已。
而论述性的文章,就让人记忆负担比较重。它好比谈判桌上,你拿出厚厚的一沓文书,或是辩论席上,搬起的大部头论著,又像法庭上,事无巨细盘问的律师。
你可能会靠雄辩取胜,却总是难以动之以情。听众、读者知道后,会这样说,“你讲的很有道理,但我不喜欢。”
记忆负担,图片来自网络市面上非虚构类的图书中,有这样两种比较畅销。一种是告诉你的认识有问题的,你看待事物的方式不对,并教你如何提高认知,如何理性决策,如何管理时间之类的。另一种是告诉你情感出了问题,教你如何管理情绪,如何调整自己,如何走出自我。
前者从理性角度出发,说你情感有余,控制不足。后者从情绪出发,说你不妨看开点,反正一辈子开心也是过,焦虑也是活,何不活得轻松自在。
前一种是认知、成功学类的图书,后一种是心灵鸡汤类的图书。有意思的是,虽然认知、成功类的卖的也不错,但鸡汤类却永居排行榜,不是一个人的,一两年里总有几个有名的鸡汤作家。
鸡汤类的文章和图书,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他能调动读者内心最深处的情感,能产生些许共鸣,读者读了之后,暂时滋补一下,有了继续生活下的勇气和力量。但这就像是毒品上了瘾,时不时需要来上一口。
这也让我想起达尔文主义者和宗教信仰者的论争,即便前者摆出多少事实论据,后者假装没看到没听到,因为他们需要的不是认知,你伤害的是他们的感情。
如果当真有个智能设计者,把我们人塑造成这个样子,我想他也并不是要让我们动嘴皮子去说服别人,而是要我们去感动别人。
在丛林里遇到一只野兽,大概不需要考虑再三,是撒腿就跑还是呆在原地不动?作为一个设计者,我要是按照理性的逻辑设计你,恐怕你在计算自己的速度与野兽的速度时,便已经丧生虎口。
不如这样,我直接利用一种有效的手段,让你产生“害怕”或“恐惧”这种情感,大腿上的肌肉一遇到这样的时候,自动就带着你撒腿就跑。这种设计反应快速,回路短,虽然大部分时候有缺陷,因为你可能看到的只是树的影子。
有了这样的设计,我就可以使用各式各样的情感来支配你了。害怕和恐惧能让你躲避危险啦,孤单和寂寞能让你多多和人交际啦,伤心和痛苦让你能够记住错误啦,还有,爱啊情啊让你能够有效繁殖啦……
虽然显然没有一个设计者,但大自然打磨出来我们的心智恰恰这么运作就是最有效。有人把我们身体里的那种情感比做大象,它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标,而你骑在大象身上,却总是无法控制好这头看似温顺的猛兽。
所以,写文章、写书,说服别人到并不是个明智的办法。好像你和某个人吵架,对方首先激怒的是你的自尊、面子之类的,然后你才想尽办法找寻这个人的缺点,支持你的理由,然后攻击他。
要想表达观点,或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非上上策,不妨“晓之以情,藏之以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