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九章   诗的平仄

第九章   诗的平仄

作者: 天予我多情 | 来源:发表于2017-10-15 21:38 被阅读0次

              声律书籍简介

  中华文化标志性产物就是诗词歌赋,所以我们学习写作一样不能忽略了古典文化修为的培养。诗的形成和发展这里我就不一一细说,我们来谈谈诗的平仄,这是很多喜欢写作诗词的爱好者最为忌讳的话题,现代诗对古体诗的冲击影响下,大多数人似乎忘了诗的基本创作规律了。爸爸以前也犯过同样的错误,不是说四句话五个字一句就是绝句,并不是表象的模仿就能写出一首得体的诗。

  

  诗词中的规范很多,比如平仄,押韵,等等都有固定的规范。诗词可以随意而写,规范却不能随意逾越。

  

  谈到诗就会谈到韵,古人描写声律的文章有很多,最著名的第一是:清康熙年间的进士车万育写的《声律启蒙》,该书主要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含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十一字对等。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组对,读起来如唱歌般朗朗上口,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第二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戏曲,小说作家李渔写的《笠翁对韵》,该书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作者李渔,号笠翁,所以他的书是以自己的号取名。全书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第三是:明代司守谦撰写的《训蒙骈句》,骈句,即骈偶句,即对仗句。两马并驾为骈,二人并处为偶,意谓两两相对。古时宫中卫队行列月仗(仪仗),仪仗两两相对,故卞偶亦称对仗。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上下联词语相对,平仄相对。用这种形式的四六句写成的文章,晚唐时称作“四六”,宋明沿用,至清改称骈体。对童蒙进行骈句训练,为作文作诗建立根基。

  

  前人讲:读完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其实说的也只是那一点点韵味而已,真正写作诗词必须还的熟读我介绍的三本书啊。下面我们就正式谈谈诗的平仄。

  

  诗的平仄

  

  谈到平仄,我们就必须谈到四声和平仄之间的关系。

  

  古代汉语有四个声调:一、平声;二、上声;三、去声;四、入声。现代汉语有许许多多方言还保存着这个四声。但是很多方言,入声已经消失,平声分为阴阳,成为新的四声,即一、阴平;二、阳平;三、上声;四、去声。

  

  唐宋以后的诗词是讲究声调的。在用韵时,平声不和上声、去声、入声押韵,上声、去声也不和入声押韵。律诗、绝句还要讲究平仄。所谓“平”,指的是平声,包括了今天的阴平、阳平;所谓“仄”,指的是上声、去声、入声三声。“仄”就是不平的意思。在诗词写作中,让这两类声调互相交杂,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这样就造成诗词的节奏美。平仄的规则非常重要。可以理解没有平仄就没有了诗词的格律。现在很多人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不能分辨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入声字转入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了。

  

  浅谈点到就好,再深奥了你也就迷糊了,真正想要弄懂诗词,可以自己去探索吧?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各人。人生在世,当以诗书为伴;以道德为鉴;以会心为悟;修为在乎品行端庄,无品之人不必侮辱诗书。

相关文章

  • 第九章   诗的平仄

    声律书籍简介 中华文化标志性产物就是诗词歌赋,所以我们学习写作一样不能忽略了古典文化修为的培养。诗...

  • 诗的平仄

    昨天下午,老师同我说了诗的平仄。还有老师的祖父曾同他说过的技巧。稍微整理一下。 先从五言说起。诗里...

  • 平平仄仄

    诗词有平仄,平仄是诗词格律最基本的形式。一句诗词的平仄大多由“平平仄仄平平仄”或“仄仄平平仄仄平”演变而来。 诗按...

  • 与君曲

    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 与君曲 薄雾裹楼藏汝阁,翠轩...

  • 楹联集锦(二)

    出句作者:李美芬 试对:刘琴琴 诗联言志=词赋怡情 平平平仄=平仄平平 开卷飘诗絮=挥毫溢墨香 平仄平平...

  • 梦怀.亚析【近体诗平仄规则】

    梦怀.亚析【近体诗平仄规则】 一:平仄规则 【简介】: 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

  • 藏头中联:梦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梦醒中宵,梦晓人间春色好 诗留子夜,诗吟驿外月光明

  • 诗:流年平仄

    每一个日子都是上帝喂给孩子的糖豆 孩子们一天天盼望着糖豆的光临 一开始是囫囵吞枣 接着慢慢地咀嚼 等大了 竟然咀嚼...

  • 诗/平仄人生

    【鹧鸪天.平仄人生载梦游】 诗词香茗自品酬,闲来天台咏竹修。心清笔静听流水,砚暖墨香书月柔。 唐宋韵,古词幽,豪放...

  • 古人的诗是否都合平仄——音韵学起源

    中国古人的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其中近体诗是合平仄的,古体诗相对自由,可以不合平仄,但是得押韵,通顺。这与汉字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九章   诗的平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chuxtx.html